Gallery Marking國家博物館|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GM再次更新了,國家博物館的展覽也給大家介紹三期了。從梵高藝術展,到珠寶奢侈品展,以及上期的中國古代瓷器展,精彩的內容真的是應接不暇,順便透露下,這些好看的展覽大王都是在一天之內看完的喲!那么,本期又會給大家帶來怎樣的精彩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期,展示給大家的是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一起跟隨本期展覽穿越千年時光,欣賞臨漳鄴城出土的171件佛像,一睹北朝晚期鄴城地區佛教藝術的風采吧!先給大家科普下,鄴城遺址位于河北邯鄲市臨漳縣西南約20公里處,自公元3世紀起,鄴城一度成為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長達370余年。在鄴城遺址出土的這批佛造像主要是漢白玉造像,且多數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最重要的是題材、類型較為豐富,充分展現了北朝晚期鄴城地區的佛教藝術風采。展館門口拍張照紀念下,準備迎接千年歷史的洗禮吧!開始進入觀展狀態啦!本期展覽開篇給大家介紹一些鄴城的概貌,以及當時所用的陶磚等,看著這些古物有種深入鄴城遺址考察的感覺喲!此次展覽共分為三大部分,分別從“玉石梵像”、“鄴都樣式”以及“佛韻至美”三個單元闡述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以及在我國古代都城規劃史上的重要地位。現在進入本期展覽的主題吧,先欣賞第一單元——“玉石梵像”展出的造像吧!據考究,當時的鄴城附近盛產適于雕刻的石料,工匠們往往就地取材,運用高超的傳統雕刻技術,塑造出具有鄴城獨特神韻的佛教造像。時至后期,又在造像的過程中以文字銘刻,演繹著獨特的造像題記,既豐富了造像的內容又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接下來便是第二單元“鄴都樣式”的造像展示啦,不知道大家在欣賞完第一部分后是怎樣的感受呢?大王看到這些各具神韻的造像真的是很佩服古代的能工巧匠,第二單元也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精彩喲!此單元重點展示了當時鄴城在不同歷史階段以及政治文化的影響下所造就的佛像藝術作品。中國古代佛教造像一直處于不停吸收外來文化以及自我嬗變的狀態中,于是在這一時期演變出佛教造像諸多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比如:“褒衣博帶”、“秀骨清像”、“曹衣出水”等。其實,欣賞了這么多大氣的佛教造像,大王內心的震撼簡直無法言表,真的推薦大家親臨現場體驗一番,近距離欣賞會更具視覺震撼的。最后給大家介紹的是第三單元——“佛韻至美”,本單元又會有怎樣的精彩呢?一起來欣賞我們留下的影像記錄吧!
中國古代佛教造像對于形神的刻畫有著極高的要求,通過對造像身形以及衣帶、面容的刻畫,將其脫俗飄逸的一面雕刻出來,從這方面來講,鄴城遺址出土的這些造像每件都是名副其實的珍品。據考究當時作為十六國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的中心,鄴城匯集了諸多能工巧匠,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中不斷進行創新,使得中國古代佛教造像技術達到了高峰。近距離欣賞這些造像,佛陀或坐或倚的狀態,呈現出佛像或莊嚴肅穆或慈祥溫和的一面。佛像身上所配項飾、身前所飾瓔珞,肩臂的披帛,以及下身的翻腰長裙都雕刻得極為精致。本期的佛教造像展示就介紹的這里啦,喜歡本期展品的魨寶兒們一定要親臨現場感受下喲。溫馨提示下:本期展覽截止時間2019年10月6日,位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北區16展廳,票價30元喲!Gallery Marking 每周都會與大家準時見面每月,我們都會選取留言點贊數最多的前兩位跟我們一起看藝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