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段歷史中,我們的先輩們曾留下了許多文物,這些文物都具有代表性。
這些文物不僅有語言文字以及古董,還有一些奇特的建筑,但凡是能夠被保留下來的建筑,都成為了被國家保護的古跡,甚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圓明園之所以會被毀滅,那就要說到晚清時期的懦弱了,當時清朝自認為十分強大,認為西方國家的一切都不過是玩笑罷了。
因此施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在這期間他們只顧著自己在國家中享樂,完全沒注意到西方國家的舉動。
正所謂“弱國無外交”,當時的清朝十分強大,很多國家都帶著誠意來拜訪,但是都被拒之門外。
隨后便出現西方國家的帝國主義用野蠻的手段,打開了我國的國門,他們進入我國后燒殺搶奪無惡不作。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那么圓明園沒被燒毀時究竟是什么樣子呢?英國將這些絕版照片曝光后眾人紛紛感到可惜,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17世紀,滿洲人建立了清朝,由于清朝的統治者在入關之前都生活在北方,而北方的空氣涼爽,入關之后北京的空氣讓他們很不適應。
在紫禁城發生過火災之后,為了防火,便砌了高墻,因為這些建筑導致皇宮中死氣沉沉。
對于這樣的生活清朝的皇帝十分厭倦,于是從康熙帝開始就修建了園林,這園林的修建一共持續了200多年。
當時建造的圓明園前面是湖,后面也是湖,而圓明園的里面還有“牡丹臺”、“天人圖畫”等等景象。
那時的圓明園還是一座藩賜園,規模并不大,但隨著大清王朝的盛世,圓明園得到了不斷擴建,這才有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建造完之后,占地面積達到了3.5平方千米,建筑面積也達到了20萬平方米,其中的景象有150多個,被稱為“萬園之園”。
圓明園的設計師叫雷金玉,他還修建過紫禁城,而“圓明園”這個名字是由康熙帝命名的。
其中“圓明”的意思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
“圓”這個字指的是,個人的品德要圓滿無缺,超越常人;而“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康熙之所以取名為圓明園,是想表達出他是有明君賢相的標準。
正因為它是皇家的陵園,在清朝衰敗之后才被西方列強當成劫掠的地方。
當年西方國家入侵時,咸豐帝帶著慈禧跑到避暑山莊之后,圓明園基本上就成了強盜們金銀珠寶的自取點。
按理來說搶奪完金銀珠寶之后,他們就會離開才對,但是不知發生了什么原因將英法聯軍激怒。
得到珠寶后的他們非但沒有直接離開,還放了一把大火將圓明園燒毀。
圓明園的損壞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大損失,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依舊有很多人對這件事表示惋惜和悲痛。
本來同治時期想要將圓明園修復,供慈禧居住,但是工程太過巨大,任誰也沒想到,剛剛開工不到10個月就因為財力枯竭被迫停修了。
隨后又經歷了八國聯軍侵占北京,這次打劫之后,他們還將圓明園剩余的建造摧毀。
隨著清朝的滅亡,許多軍閥和奸商又將目光放在了已經被摧毀的圓明園上,他們將圓明園當成了建筑材料場,但凡是有用的東西全都被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