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對人類的規則檢驗得越深入,就越富有哲學意味。哲學成為對人類最底層的思想邏輯和行為邏輯的反思。在此意義上,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獲得一種新價值:人類存在本質與自身的思考密不可分。 2.科學與哲學。早期的哲學淪為神學的婢女,自近代以來,哲學則變成了科學的仆役。現代科學主義則將哲學下降為一種邏輯分析和語言分析活動,將它徹底地束縛在認識論的藩籬之內,將形而上學的本體追問予以無情的拋棄。思想已經隋落為現實的工具,人本身在物質主義的漩渦中異化為他者。 3.對待經典歷史文本應采取的四種視角:整體視角——歷史視角——思想史視角——有效性質疑視角或現代性回應視角。 4.第五維度。平面空間是二維世界,立體空間屬三維世界,時空統一,時間成為第四維度,而人的精神或靈性,則是第五維度,它指向宗教的終極實在,世界的絕對精神。
5.薩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獄”,其根本癥結在主客二分法,個人既是思想的主體,也必然成為他人凝視著的客體。主客分離必然導致精神上的焦慮與分裂。中國古典哲學講求天人合一,主張自我隱退和融合于自然,二者混同為一,而非無限張大自我導致主客的緊張關系,從根本上弱化二元對立。主客不分,大道未裂。中國古典哲學可為糾西方思想之偏提供參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