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開始解釋練功的原理。
煉精化氣,就不用多說了,上面已經解釋的很清楚。
現在,我主要講解下,練功所意守的穴位,有什么講究。
就拿丹田來講。真正的丹田,只有一個,那就是下丹田。但是后來,膻中穴和泥丸宮也成了丹田,丹田就成了上中下三個丹田了。
另外還有些偏門功法,要后腰的陽關穴,稱為后丹田。雙手之間,又被稱為外丹派的外丹田。
那么,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所謂的丹田,都有什么共同點呢?‘
縱觀這些所謂的丹田,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這個穴位所連接的經脈,四通八達,就好像是多條道路的交叉口。
以下丹田為例。下丹田所處位置,是整個下焦經絡的交叉點。任脈,腎經,大腸經,膀胱經,腿部內側主經脈。下焦所有的器官延伸出的經絡,都會經過丹田。
而中丹田,膻中穴,則是手部經絡,任脈,心包經,肺部延伸出來的主經絡等等雜七雜八的經脈,包含了中焦所有的經脈,都會在膻中穴連接。
上丹田泥丸宮,更是如此。泥丸宮聯通著頭部所有經脈。眼耳,眉心,天目穴,囟門,百匯,玉枕關等等。泥丸宮一通,頭部所有穴位都會剎那間一下子全部打通。
所以,練功所意守的穴位,必須遵循以下的原則。
一,必須四通八達,所連接經絡通透寬廣。當不練功的時候,意守出的真氣必須能夠隨氣血流轉,不會在該穴位氣滯。
二是,該穴位必須處于氣血充盈,精元充足的位置。
三是,該穴位,絕對不能是門戶。當意守該穴位時候,意守出的真氣不能妨礙氣血流通。
四是,感官敏銳,神經粗大。
暫時就這四點。
練功最怕的是,氣滯,并且阻礙氣血運行。氣滯,阻礙氣血運行,輕的,會覺得不舒服,嚴重的,會壓迫神經,導致某些部位動作不協調。
所以,只要你所意守的穴位,能夠達到上述四點要求,皆可意守。
人身,有兩個門戶穴位,是絕對不能長時間意守的。那就是會陰和眉心。會陰是任督交流的下門戶,長期意守會陰,導致任脈的精元不能進入督脈,必定會造成陽氣虛弱衰退,腰椎無力,神經衰弱等等一系列陽氣虛弱造成的病癥。
還有一些重要器官的部位,也絕對不能意守,不然會干擾器官的正常氣機運行。如,囟門。泥丸宮沒打通時候,直接意守泥丸宮,吸氣意守天目穴,導致涼氣進入大腦前額頁等等。五臟經脈沒有打通時候,意守五臟。
我在內功入門中,為什么讓大家從左手練起呢?
因為左手通心,不但陽氣最旺盛,更是神經敏銳。同時手部氣血充盈,經絡通透,沒有什么重要節點,基本上,隨便怎么練都沒事,讓新人入門,作為入手功法,最為合適不過。
直接意守丹田,容易漏丹。真法意守心窩,意守錯誤,濁氣入體,會導致胃寒,消化不良,怕冷東西。直接意守上丹田,更是頭昏腦漲。直接意守中丹田,會胸悶害怕。而從手上開始練,不但能夠更清晰的體會到真氣,更是不會出現上述的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