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我們中國源遠流長的一種傳統文化,直到現在也對我們的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那么中醫對于靜脈曲張有怎樣的作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兩個中醫小妙招,做到的話就能夠讓你有效遠離靜脈曲張了!
一、每天揉按三陰交,三陰交具有顯著的調節氣血的作用,對于靜脈曲張的下肢癥狀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三陰交位于人體小腿內側的踝骨,在踝骨的尖端,將我們的手掌放上去,剛好四指的距離,與內踝尖呈垂直關系,此時就找到了三陰交穴。三陰交穴能夠健脾養血,補益脾氣,調理三陰(肝、脾、腎)經氣,滋養肝腎,營養筋骨,
按摩方法:把左側外踝放在右膝蓋上,右拇指找準三陰交穴,適當用力,并作內上向外下方環旋揉按1分鐘左右的時間。
二、揉按涌泉穴,涌泉穴能夠促進下肢小腿的血液循環,對于緩解靜脈曲張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皇帝內經》說:“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除了能夠治療靜脈曲張之外,還能夠活血化瘀、暢通血脈、舒肝解郁、暢達情志等。因此對于緩解靜脈曲張的癥狀也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
按摩方法:掌心貼近足心,手掌快速推擦,于足心相摩1分鐘。摩擦時,速度要快,以掌心與足心發熱為好。
經常按摩中醫的這兩個穴位,對于緩解下肢靜脈曲張的癥狀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想要使靜脈曲張真正康復的話,光靠按摩穴位肯定是不夠的,一定要及時修復靜脈瓣膜,這樣才能夠使靜脈曲張真正的消失,再也不受它的困擾!
點擊加載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