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顏英杰)立冬已過,南京正式向冬季邁進。此時,不少人開始出現關節痛,大家可能認為是天氣轉涼受寒的緣故,會采取添加衣物、佩戴護膝護肘或者貼膏藥來緩解疼痛。但其實,關節痛并沒有這么簡單,也有可能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平時容易關節痛的市民一定要注意!
一變天就關節痛,貼了3年膏藥卻沒啥用
宋女士今年54歲,談起自己關節痛的老毛病十分唏噓:“3年前我就有關節痛的毛病,尤其換季時和秋冬季,實在太痛苦了。”宋女士在鄉鎮的一家小超市做收銀工作,雖然3年來關節痛時有發作,但因為對疾病沒有相關認知,又覺得可能是工作的收銀臺靠近超市門口風大、溫度低才造成關節痛,所以這些年來她并沒有正規就診。關節痛發作時,她就多添加衣物,帶上護膝、護肘,在疼痛部位貼上暖寶寶,實在疼得厲害就自行到藥店買些止痛藥來吃。
一個月前,宋女士感覺關節痛越來越嚴重,尤其是雙手指和膝蓋,不僅疼痛,還出現腫脹,漸漸影響到生活和工作,這才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江蘇省中醫院就診。一開始,宋女士一家為其掛了骨科的號,但問診后醫生建議其立即到風濕免疫科就診。風濕免疫科科副主任郭峰接診宋女士,為其仔細檢查后發現宋女士患上了類風濕性關節炎。
關節腫痛莫大意,可能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
“在門診有很多和宋女士一樣的患者,大家以為關節痛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其實這背后的疾病不容忽視。” 郭主任介紹說,關節腫痛是風濕免疫科患者的就診的常見問,如果平時發現自己的關節不僅疼痛且腫了起來,一定要當心,應盡早到風濕免疫科就診,排除下是否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
風濕免疫病是內科學中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骨關節炎、痛風、原發性干燥綜合征等。風濕免疫病可累及多臟器、多系統,而血液系統也是常受累之一。一般來說,類風濕關節炎會出現對稱性的,以手關節為主的關節腫脹、疼痛;痛風會出現腳趾關節、膝、踝等關節的突發腫脹、疼痛;強直性脊柱炎可能會下肢關節的腫脹、疼痛;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全身免疫系統疾病也可能以關節痛為首發表現。
盡早診斷、規范治療是治療關鍵
一旦確診風濕免疫類疾病,很多患者會覺得沮喪,不知該如何治療,甚至聽信所謂的“偏方”。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風濕病已經有了很好的控制方法。江蘇省中醫院風濕科對類風濕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痛風等風濕病治療“有一套”,不僅可以根據對各個疾病擬定正規的現代醫學方案,還可以根據患者個體化需求采用中醫辨證論治、中醫外治、針灸康復訓練等多種方式提高療效,真正做到“融合中西醫,專注風濕病”,服務患者,只要盡早診斷,盡快治療,同時能遵醫囑規范用藥,大部分患者能得到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