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42歲的周先生目光呆滯地坐在輪椅上,家人悉心照料著,幫他擦著口水。
他是一個腦梗患者,上周三晚上飯后突然手腳抽搐,倒地不起,家人趕忙打了120,入院后,診斷為急性腦梗。
所幸搶救較為及時,溶栓手術后周先生脫離了危險,但留下了很嚴重的后遺癥:右側肢體無法活動,嘴歪眼斜,總是不自主的流口水。
談及病情,周先生妻子悲痛之余很是不解,本來健健康康的人怎么就突然得了腦梗。
事實上,周先生發病并非“無跡可尋”,只是沒能引起重視。
專家忠告:腦梗發病前2個月就有跡象,別不當回事
錦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海:腦梗發病不會“靜悄悄”,發病前2個月是“預兆”最集中的時間段,細心觀察或能避免悲劇。
◇短促而強烈的頭暈
腦梗的前兆中,頭暈是非常典型的一個。
這是因為,腦血管出現堵塞或閉合,腦組織會有明顯的供血不足,而氧氣是以血液為運輸載體的。
供血不足會影響到腦組織氧氣供給,腦組織缺氧狀態下會造成頭暈,此類頭暈多短促而強烈,要引起重視。
◇視力急劇下降、一過性黑蒙
視力下降是很常見的癥狀,但無論是青少年近視還是中老年人視力退化(花眼),都有一個緩慢的過程。
短時間內,視力急劇下降,要懷疑是腦梗前兆。
腦組織因血管堵塞而供血不足,視覺神經會受到很大干擾,從而對視力造成較大影響,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眼前黑蒙的癥狀。
這種黑蒙一般幾十秒就能自行緩解,故被稱為“一過性黑蒙”。
◇持續性哈欠連天
打哈欠再常見不過了,但作息正常的情況下,持續頻繁打哈欠卻可能是血管堵塞的“信號”。
氧氣以血液為載體,由腦血管運送至腦組織,腦血管出現堵塞,會造成腦組織供氧不足。
此時,機體會通過打哈欠的方式獲取更多的氧氣。
數據顯示,近六成的腦梗患者會在發病前6周左右持續出現哈欠連天的情況,要引起足夠重視。
◇單側流口水、吞咽困難
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血管基礎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的人群,出現單側流口水,要引起重視,這是腦梗前兆中具有標志性的一個癥狀。
腦血管堵塞導致腦組織供血不足,中樞神經對咽腔肌肉以及面部肌肉的控制會出現問題。
其造成的結果是單側流口水,嚴重者還可能出現舌根發硬、吞咽困難。
防范腦梗,要從生活習慣的改變做起
很多疾病都來源于不良的生活習慣,養護血管、防范腦梗,要先改掉不好的生活習慣,養成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少喝酒、不抽煙
飲酒過度對血管傷害很大,會導致血管彈性變差,還會損傷血管內壁,加劇血栓的形成。
此外,飲酒還會直接刺激腦血管,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
◆少吃肥肉、多運動
肥肉中脂肪含量是非常高的,此類食物吃太多,脂肪攝入超過人體代謝限度,就會有大量脂肪轉化成體脂儲存。
此時會有更多的脂肪微粒進入血管,這會增加脂肪聚集、沉淀、吸附在血管內壁的可能,血管堵塞的風險也會隨之升高。
多運動可以提升新陳代謝速度,增加脂肪的消耗,對血液環境有很好的“凈化”作用。
此外,堅持運動還能使血管彈性更佳,降低血管痙攣、病變的風險,對血管健康大有好處。
小知識:
1分鐘自測血管健康
站姿,雙臂抬起,雙拳緊握,手心朝內貼于胸前,保持30秒。
雙手自然打開,觀察手心顏色改變。
5秒左右就能恢復正常的血色,代表血液循環正常,血管健康;若是十幾秒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恢復,很可能是血液循環有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