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巍
我的幾個同學圈,聚會最多的是一中同學。畢業40余年,一直延續至今,中間有過暫停。隨著近兩年同學陸續退休,同學圈更加活躍,次數更頻繁了。除了聚會、喝茶,還有郊游、參觀之類的活動。
記得畢業后第一次聚會是校慶。那次聚會全班同學一個不缺,連去了深圳的張同學也來了。校慶結束,我們班又單獨聚餐,分享離校后的發展經歷,回憶逝去的似水年華。許多不為人知的糗事被一一挖出來,一次打架、一個小報告、一張紙條,讓大家哄笑一番。鬧過別扭的同學,一個擁抱,一笑泯“恩怨”。大家似乎還未脫童真。
聚會過后,成立了同學會,班長沈華當會長,文藝委員施敏擔任秘書長,并商定:聚會一年一次,逢十慶典。費用AA制。
起初這個規定執行很好,后來被李同學破了。李同學在鄉鎮企業改制時當上了老板,喝了酒耍“土豪”,把賬結了,并說:當年班里成績優秀的同學,現在混得不怎么樣,還不如我李某這些差生。幾桌飯錢小意思,以后哪位有什么事情,盡管招呼。此話一出,喧嘩戛然而止。雖然班長出面打圓場,李同學又聲明酒后失言,還是傷了一些同學的心。改制這種好事,哪會人人遇上?相比之下,同學們更佩服張同學。張同學前些年辭職下海經商,沒有背景、不靠父母,自己打拼創業,并且成功了。
一些“落魄”的同學開始缺席同學聚會。他們害怕同學見面,看不慣某些同學炫富。當然,也有同學無所謂,有人請吃,何樂不為?同學聚會一度變成了小圈子聚會。直到有一年出了許多事,聚會暫停。先是張同學病故。據說是勞累過度,得了肝病。大家無不為之惋惜,又慶幸自己身體還算健康。接著,李同學因經濟問題被抓。大家震驚之余,有同學慶幸自己雖然平凡,但生活安定,自由自在。
同學聚會雖然暫停,但同學間的牽掛還在。同學小君的女兒得了白血病,丈夫下崗在家,原來很好的家,忽然間要垮了。于是召集同學聚會,現場為小君捐款。這次聚會,到的同學比較多,個別不能到場的同學,也委托其他同學捐款。除了捐款,大家還商量援助方案,落實具體行動和人員。大家還商定,恢復同學聚會。
新近一次聚會,大家坐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忽然,一下子笑開了。這個同學指著那個同學說,你們看,他的頭發全白了,那個同學指著另外一個同學說,你們看,當年的美女,現在成了老太婆。李同學出獄后第一次參加聚會,同學們沒有嫌棄他,對他說,跌倒了,爬起來又是一條好漢。李同學感慨地說:經歷了那么多,才明白同學友情那么珍貴。
是啊,40余年,彈指一揮間。我們這幫50后的同學都老了。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有人幸運,有人災難,有人富裕,也有人貧窮。班長為同學會總結:雖為同學,不求同“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聚散隨緣,進出自由,快樂就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