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研究結果都證實,結婚的男性比單身的男性工資更高,在中國要高6.8%。那么怎么解釋這種現象呢?
先從一個故事說起:
有一次,前美國總統克林頓跟妻子希拉里開車外出,途中去加油站,發現這家的加油工人曾經追求過希拉里??肆诸D于是得意地對希拉里說:“幸虧你嫁給了我,要不然你現在就是加油工人的老婆?!毕@锺R上回應說:“錯,要是我嫁給他,他就是現在的美國總統了?!?/span>
這個段子當然是編的,但是這個段子其實提供了對結婚男性比單身男性工資高的兩種解釋:
一種是男性很優秀才會結婚,
另一種是男性結婚后,在妻子的幫助下變得很優秀。
前者叫選擇效應,后者叫相夫效應,就是相夫教子的相夫。
現實中,到底是哪種效應在起作用呢?
我國權威期刊《經濟學季刊》最近發表了一篇論文,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討論這兩個效應之前,研究人員先排除了兩個常見說法。
一個是說結婚后,男性做家務少了,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在工作上,所以工資就高了。但是數據顯示,中國男性結婚以后,干家務活的時間比結婚前還要多。所以這個解釋不成立。
另一個說法是男性結婚后責任感更強,工作會更努力,工資因此跟著漲?;楹筘熑胃羞@個概念,很難有直接的數據表現,因此研究人員找到男性的工作時長來代替。結果發現,工作時長與結婚男性工資水平沒有關系。因此研究人員說,婚后男性工資更高,跟婚后責任感也沒關系。
跟著作者的思路繼續往下走,解釋結婚男性比單身男性工資高這個問題,答案只有在選擇效應和相夫效應之間選擇了。
選擇效應,指的是女性在擇偶的時候,更愿意找優秀的、工資高的男性,所以這種男性就更容易結婚,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已婚男性工資更高。
相夫效應,說的是男性結婚后,會得到妻子提供的很多幫助,工資才會變得更高。
首先,數據顯示,妻子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工資越高,男性婚后工資就越高。妻子的受教育程度和工資水平,反映了妻子幫助丈夫的能力,但是也反映了她們可以找到更優秀的男人的能力,這2個因素混合在一起,就沒法說明是選擇效應還是相夫效應在起主導作用。
研究人員找到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看妻子的身高。他們認為,女性的身材如果過于矮小,不會影響她相夫教子,但是會影響她選配偶。比如身高低于1米5的女性,找一個有能力的丈夫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如果她有能力,仍然能幫助丈夫。
用這個辦法統計一下,如果身高較矮的妻子的丈夫工資水平也低,那么就說明,起主導作用的是選擇效應,就是工資高是由丈夫優秀導致的。如果,身高不同的妻子,她們的丈夫工資水平沒差別,那就說明丈夫優秀這個因素沒有起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妻子的身高不會影響到已婚男性的工資水平。
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結了婚的男性工資更高,是相夫效應在起作用。
那么,相夫效應跟婚姻持續的時間有沒有關系呢?
進一步研究顯示,在結婚前三年,婚姻對男性工資基本沒影響。但是當婚姻持續3年以上,丈夫的工資有了明顯提高。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是因為妻子給丈夫提供信息、參謀決策、激勵丈夫努力工作等等,作用需要經過一段很長時間才能體現出來。而且,婚姻持續時間越長,妻子的相夫效應會逐漸增強。
就這樣,研究人員的結論是:
相夫效應是已婚男性工資比同等條件下的單身男性工資高的原因。
用開頭段子的比喻來說,就是希拉里的說法是對的,克林頓的說法是錯的。
不過,這個研究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比如男性的婚后責任感不能直接用一個指標表現,論文用男性每周的工作時間和家庭人口規模來間接表示婚后責任感,不太符合客觀實際情況,說服力不強。
或者,男性婚后工資的提高,也可能跟男性自身能力增強有關。這些疑問,這個研究都沒有回答。但是,科學研究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的。
本文源自:《經濟學(季刊) 》第15卷第3期(好男人都結婚了嗎?——探究我國男性工資婚姻溢價的形成機制;轉載自「得到」知識新聞。
— 今日話題 —
女人能讓男人變得多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