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kumum
7月份就三歲的小樹,眼看九月份就要上幼兒園了。雖然疫情導致很多幼兒園沒法實地參觀,但是好幾家幼兒園已經開始網上報名了,所以這個決定必須盡快做。
說實話,第二次當媽,第二次擇園,按理說不應該這么煩惱,但我和圖圖爸一直在公立園還是國際園之間沒有達成一致。
二胎老母親在這個老問題面前,又遇到了新難題。我們三個媽媽的老大們恰巧分別在公立園、雙語民辦園、和國際園就讀過,之前也分享過我們的幼兒園系列:
但四年后我再次給孩子選幼兒園,也有了很多新的思考。
思考一:對于3-6歲的孩子,幼兒園教育扮演著什么角色?
首先,要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在哪些領域飛速成長,應該關注哪些領域的培養(yǎng)。最值得參考的就是教育部發(fā)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這個指南也是絕大部分啟蒙課程的課研參考。
其次,來看一下,哪些方面是幼兒園教育可以提供的,哪些是家庭主導的,哪些是可以根據孩子興趣特長去提高的。
結論是:健康包含的三個方面中,家庭和學校都是可以指導;
語言、社會是重度依賴幼兒園的;
科學和藝術是需要我們對幼兒園考察時候關注的能力。
不難看出,孩子上幼兒園的最基本意義是,在語言和社交上有所提升;如果幼兒園在科學素養(yǎng)和藝術基礎上能有所擅長,一定是完美的。
而家庭教育,始終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這個年齡階段。
(注:我下載了完整版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需要的朋友在公眾號后臺輸入關鍵字:發(fā)展指南,即可領取。)
思考二:對于孩子的終身教育來說,幼兒園的三年教育到底意味著什么?
我們在考慮孩子教育問題的時候,容易走極端,比如有的家長會說我小時候都沒上過幼兒園呢,后來求學路上也很好,幼兒園不重要;也有的家長會極其焦慮,生怕這三年的選擇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其實,我們都不知道這個答案,畢竟導致人生狀態(tài)的因素太多太多,不能憑個體經歷去下結論。
所以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縮小一點來看,比如我們可以思考幼兒園的三年教育對于孩子即將面臨的小學教育有沒有什么直接影響?
我身邊真的有好幾位媽媽沒有給孩子上幼兒園,而是選擇在家自己教,現在這幾個孩子在小學表現得也很好;但對更多的家長來說,幼兒園首先解決的是沒人在家照顧的困局,其次才是享受針對幼兒的系統(tǒng)化教育。
圖圖是三歲半從小班下學期才開始上的公立園,大班的下學期因為從深圳回北京,就去了幼小銜接機構,所以他的幼兒園生活只有兩年。從他身上我看到幼兒園賦予的最大改變是:融入了除了家庭以外的集體;接受了學校規(guī)則;學會了獨立。
思考三:在經濟允許的范圍內,不同體系的幼兒園到底提供了什么差異化的結果?
公立園、私立園、國際園,從學費的角度來說,差距很大,公立園一個學期才6000多,國際園貴的一年要25萬左右。
無須砸鍋賣鐵讓孩子上最貴的幼兒園,畢竟以后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但如果經濟都允許,就需要知道這些不同體系的幼兒園到底對孩子的教育結果上大概率有什么差異?
曾經我和很多家長一樣,也會去咨詢過來人,咨詢過來人本身沒錯,但是每個孩子都只經歷過一種體系,他們通常沒法給你對比。樂觀積極的家長通常都會看到自己孩子幼兒園的好;負面的家長就容易只看到不好。比如你問上過公立園的家長,他無法告訴你也許去了國際園有什么不同。
這個問題我更受益的參考是來自小學老師,他們見過很多孩子,來自不同體系的幼兒園,所以更有發(fā)言權。
和好幾位小學老師了解下來,他們都告訴我不同體系幼兒園的差別只會在一年級第一學期體現,長期來看沒有什么差異(國際園的英語能力除外)。
但對于剛入小學的學生來說,還是能看出差別,國際園的孩子英語聽說明顯優(yōu)勢、愛表達、更自信、敢于挑戰(zhàn)規(guī)則;公立園的孩子更遵守規(guī)則、有集體意識、生活能力強;私立園的孩子在學科上的學習通常比公立園更提早。
當然這些差別不是一定的,因為對于孩子來說,除了幼兒園教育,還有家庭教育、課外教育來補充。
思考四:在擇園時,哪些因素必須考慮?
這個問題我在原來的文章中分享過,但最后一點是我重新的復盤。
1
以終為始,和未來教育體系一致
在圖圖兩歲的時候,我和圖爸給他選好了小學,是一所北京的知名公立小學。雖然公立的教育體系盡管有不完美之處,但更符合我們家的家庭環(huán)境和經濟狀況。所以我堅定了至少在初中前讓孩子盡可能的接受最好的公立教育。
既然未來的小學、初中是公立體系,我希望他在一種文化和理念中先體驗到精華和極致,所以當時公立園對我來說是首選。
2
師資穩(wěn)定對于幼兒的心理來說很重要
和很多有經驗的父母聊過以后,都認為幼兒園期間老師經常變動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因為3-6歲,孩子還是需要熟悉的人一直陪伴,找尋安全感和穩(wěn)定感。在老師的流動問題上,公立幼兒園無疑是完勝的。
3
孩子的個性需求
在教育環(huán)境的選擇上,還是要考慮孩子的個性,的確3歲看老還是有些道理的,性格有天生的因素,有的孩子安靜規(guī)矩,有的孩子天馬行空。
這就需要你和在目標學校經歷過的家長多了解,孩子的成長變化是幼兒園理念最好的證明,絕對沒有簡單的公立園埋沒個性,私立園尊重個性一說。
4
離家近,接送方便
和很多媽媽聊天發(fā)現,離家近是大部分人選擇幼兒園的一個硬性要求。這個需要結合自己家的實際情況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來決定。
我就是另外一種極端的父母,孩子教育為主,先選好學校,我們再搬家。但是我知道每個家庭真的有不同的理念和實際情況,所以要自己把握。
5
安全、飲食是重中之重
這一點上,不能簡單的說哪種類型的幼兒園好,取決于幼兒園本身。但是我相信每個媽媽都最關注這兩點。安全保證措施,吃的好不好?一定要列入你的考察清單。
6
語言、藝術、科學的培養(yǎng)上如果能幫孩子提前建立一個優(yōu)勢,絕對是個加分項。
啾啾是在國際園度過的,不到六歲的她,英語聽說讀都超過了同齡人好大一截,這都得益于她的三年國際園生活,耳聞目染的全英文教學對孩子早期的語言學習絕對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北京還有一些幼兒園在藝術上很擅長,等孩子上了小學你會發(fā)現,能再空出三年時間去打下某個領域的基礎真的很難。
這也是我和圖圖爸對于小樹幼兒園選擇的爭議之處,小樹從小語言模仿能力很強,所以我很想給他一個英文學習環(huán)境,但圖圖爸覺得國際園性價比不高。寫了這么多,也是在梳理我自己的思路,每個家庭和孩子都不同,最終的決定一定在于家長。
做完決定后,就是盡力和孩子一起去享受美妙的三年時光,畢竟教育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