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傳統中人倫最重要的東西,大概就是父慈子孝。孝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國家的各種宗教信仰比起來,中國人最大的信仰應該就是祖先信仰。因此,孝成為中國人永遠繞不開的話題。
提起當今中國的孝道文化,很多老一輩無不搖頭嘆息,嘆孝道一代不如一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把長輩當一回事,長輩的話被當成耳旁風,也不像以前的人那樣對長輩敬畏有加,和長輩頂嘴、吵架的比比皆是。
新一代的年輕人則不以為然,認為“孝”并非是完全要恭順長輩,時代不同,想法和活法也不一樣,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與長輩有隔閡都是正常現象,就算不住一起也都是情有可原的。
甚至有部分年輕人認為,子女孝不孝敬父母,都不能強求;怎么孝敬,也需要探討。但父母把子女生出來,就有義務培養,甚至還要幫子女打好基礎。如果不能讓子女生活好,還不如當初不要生下來。
對于這幾個問題,可以說是兩頭尖銳的問題,也一直在社會上存有爭議,至今難分高下。單從人文文化來說,中國與國外不同,孝是中國最基本的東西,父母用撫養子女的義務,子女也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父母并無一定要為子女創造條件的義務,不管是中國,還是其它國家,靠自己才是正途,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毫無道理,更何況,只要是自己有手有腳,不是一個廢物,憑什么想不勞而獲呢?
如果,父母有了你,沒有權利剝奪你生下來的權利。當然,這世上有不負責任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沒盡撫養義務,孩子長大了,又想讓孩來孝敬他。為此,像這類父母,往往在孩子心中喪失尊重,被自家的孩子瞧不起。
只是,像這樣的父母在中國是少見的。一般來說,可能會因為偏心區別對待子女,沒有那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很多父母寧愿自己少吃一點,也要供孩子上學,學本事,好讓他們成長之后,在社會上有立足之本!
在中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有上孝下,沒有下孝上。大多父母為子女嘔心瀝血,子女對父母百般嫌棄。很多父母為自家的孩子鋪好了前程,設計好了美好的人生,怎知自家的孩子非但不領情,反而成長之后,與自己對抗起來。
為此,很多父母滿腹牢騷,嘆息養兒養女不是人干的事情。殊不知,出現這樣的問題是父母在孩子教育犯了嚴重的錯誤。要知道,來到這個世上的每個人類,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同時代也有不同的想法。
護犢行為,只會讓孩子喪失了自我創造能力,成為巨嬰、啃老族、寄生蟲。要知一條生活無憂無慮的寄生蟲,突然有一天,遇上小小的挫折或者父母不在了,便認為天塌下來,把這一切都推在為他們無私付出的父母身上。
現今社會出現一種很普通的現象,下一代對上一代的冒犯,頂嘴,更沒人性的還有毆打,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而且個個都覺得自己有理。偶爾社會上出現孝敬父體貼父母的子女,很多人是又羨又妒,媒體也是四處播散頌揚。
原本只是很自然的事情,體現出是中國人本該有的孝道文化,而現今卻能成了少有新聞讓人追捧,無疑反映和說明了當今中國孝道文化的缺失。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報道,許多人是潸然落淚、心痛萬分。
在老祖宗以“百善孝為先”的教導之下,這一代卻喪失了對父母的孝道。有人說,不是我們不敬孝,而生活壓的我們實在抬不起頭來。有人說,孝敬父母,人人都想,但我們沒有時間。
各種各樣的理由,都能充分體現自己不能孝敬父母的無奈!在現今的社會,年輕人壓力大,是不爭的事實。正如那句讓人辛酸的話:如果要背負你前行,就要放下搬磚的雙手;如果要雙手搬磚,就要放下背上的你。
現實很殘酷,子女環膝而繞,三世四世同堂,在如今確實很難。許多人為了生存,只能背井離鄉,葉落歸根是最后的念想。但是,上一代的父母在年輕的時候,壓力也不小,但大部分對父母的孝敬,讓現在年輕人為之汗顏!
如今不少年輕人,有養寵物的喜好,但對贍養父母未盡義務。在小區、公園等地,經常可以聽到一些年輕人親熱地叫著寵物“兒子”“寶貝”,對寵物是細心呵護,而對父母則是動輒斥責,兩相對比,讓人落淚。
曾聽人講,一個被父母含辛茹苦培養成才的農村男孩,在城里娶了個嬌滴滴的女孩做為妻子。父母因想念他,便到城里去找他。一天,母親感冒了,打電話讓他抓點藥回來。兒子卻因寵物生病,最終給忘了,小兩口還辯解母親小感冒沒事。
最終父母生氣離開兒子家回到農村,有些人認為不至于這樣,父母應該要理解子女的難處!但孩子不要忘記了,當你小的時候,你哪怕一點小感冒,父母也是整宿的陪著,父母年齡大了,抵抗力不在如年輕的時候,不再有小病了。
愛寵物勝過愛父母的事情,并不只是中國獨有,而在世界各個國家都存在。不可否認,對寵物產生了感情,也把它們當家人對待。但對生養你的父母,在需要你幫助的時候,是否能做到也關懷一下,而不是不聞不問呢?
也許,親寵物勝過愛父母,并非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懂得孝道,并不完全是他們的錯。而是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接受到的教育,產生的情感,已經偏離了原有孝道的軌道,已經與曾經的傳統不同了!
在這個人人以金錢為上的時代里,大家都樂此不疲為金錢拼命,沒有時間,生活壓力大,使他們在孝敬父母上缺乏了空間,也缺少了時間。他們把更多的情感放在能通人性、能聽訴苦的寵物上,因此才出現愛寵物勝過父母的局面。
從另一方面來說,大多數愛寵物勝愛父母之人,內心也是想孝敬父母,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去孝?如何與父母溝通?一個能愛寵物的人,也一定能愛父母,只是他們不明白,在愛的方式上,要將對寵物的愛和對父母的愛等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