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講,都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能與眾不同,不想平平凡凡度過一生。然而,世界上能站在頂峰,能有所成就的人,并不是那么多,大多數(shù)人還是過著平凡的一生。周國平說:“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所有的不平凡都來自平凡生活后的追求,在于超脫不平凡的存在,然而,沒有平凡的依托和對照,哪有不平凡的存在。經(jīng)歷了平凡,才能在平凡上增益,度過了平凡,才能從平凡中得到圓滿。其實,每個人都是凡人,哪怕是曾經(jīng)自己眼中榜樣和偶像的父母,他們其實都是平凡普通的一個人。唯一不同的是,為了兒女,他們可以舍棄很多;為了兒女,他們可以忘記自己的存在。許多人在未長大成人的時候,往往不會體恤父母的不容易,認為自己的父母這不是那不是,總是別人家的父母才厲害。為什么別人家的父母能給自己的孩子創(chuàng)造一片世界,而自己的父母拼盡全力只能讓自己慘淡生活。只有當自己慢慢長大,接受生活的洗禮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真的不容易,哪怕是那些看似成功的父母,過得也是膽戰(zhàn)心驚,所有平凡和不平凡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生活從來都沒有那么容易。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就理解了父母的平凡。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就對父母會有感恩之心。感恩,是成長的伴生品。成長的人,明白做人需要感恩別人給予自己的付出,只有感恩才能讓自己的人性升華。在命運面前,不管父母有沒有成就,他們都只是凡人,一個普通的家長,所以他們有著父母的過失,有著父母的暴躁,有著父母的不可理喻。寬容父母的不容易,原來父母的平凡,是為人子女的成長道路的基本修行。蘇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呀,茫茫人海中,誰不是和其他人一樣的普通人呢?誰又能說自己比別人偉大多少呢?在歷史長河中,每個人最終都會泯滅一切蹤跡,化為塵土消失不見。接受自己的平凡,全身心投入到平凡的市井生活中。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怨天尤人。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境遇,不必強求和別人一樣。有些人一生也沒有坎坷,有些人一生也得不到什么。不要抱怨自己生活不如意,不要抱怨命運不公平,更不要自命不平凡。生活永遠不會只是想象,它比想象更復雜。不能接受平凡,就超越不了平凡。勇于承認并接受自己的不平凡,才是對生活最大的誠意。在生活中接受自己的不平凡,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理想和愿景,才能不斷改進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和努力方向,才能真正超越眼中的不平凡。生活是一個緩慢錘煉的過程,不斷錘煉才能不斷夯實基礎。接受平凡,不是向命運妥協(xié),而是與自己和解。接受平凡,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懂得生活后,更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該做什么。接受自己的平凡,是一個人邁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是人生的又一次起航。父母總是對孩子滿懷期待的,希望孩子能改變自己的生活,希望孩子將來能比自己更好。所以,每對父母總是希望孩子的人生能夠不平凡,能夠波瀾壯闊揮斥方遒,能夠站在人生的巔峰。然而,孩子和自己以及父母都是一樣的普通人,并不會因為自己的期望,而變得不一樣。或許有些孩子能異軍突起,但更多的孩子只是平淡無奇,或者重復父母的老路,步入父母的后塵,甚至還不如父母。因此,有些父母就自怨自艾,或者抱怨孩子不夠努力。他們卻忘記,當年的自己是怎么接受自己的平凡的。孩子其實和當年的自己一樣,并不是什么骨骼驚奇之輩,都只不過是普通人。允許孩子的平凡,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為人父母者,大多期望孩子做人中龍鳳,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是人間翹楚。有人做機器的主體部分,也有人做普通的一顆螺絲釘,他們各自有不同的作用。所以,不必強求孩子與別人一樣,也不要把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愿望和自我的期待強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當閱盡人生后,才會發(fā)覺,平凡、平安,才是對孩子最美好的祝愿,才是人生的的本真。人生的道路各有不同,按照自己的天性去生活,只要能盡性,只要能快樂,平凡的人生也就是圓滿。在接受平凡的基礎上,錘煉從平凡生活中攝取幸福的能力。平凡的日子,一樣有詩和遠方;平凡的生活,一樣能圓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