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大部分人都是渴望命運的波瀾壯闊,喜歡那種風起云涌的生活,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還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都期盼外界的認可,最后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自己認可最關鍵。
紅塵俗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活法,沒有誰比誰的更好,只是各自的生存方式不同罷了。生活的好壞,決定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每個人生活有一點是共通的:你越淡然,就越從容,也越優雅。
人生不長,生活質量的好壞,在于自己對生活的態度。人生波瀾壯闊,最終也要山水相逢。一個靈魂淡然的人,在喧囂處從容,在山水間清歡,一草一木都是風景。
01、做一個靈魂淡然的人,隨遇而安
在這喧囂的凡塵俗世,我們的心靈總是難以找到歸處,需要有合適的地方,來安放自己的靈魂,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平靜,與喧鬧中得到歇息。也許是一處宅院,也許是一本書籍,也許是一條小路。
只要是內心所向往的,都是心靈的驛站,能讓得到暫時的喘息。人生百態,諸多紛擾,唯有靈魂淡然,才能隨遇而安。隨遇而安,不是自暴自棄,不是毫無原則,而是在歲月沉淀后,淡然的心面對一切的平和。
正如蘇東坡說的:心安處既是故鄉。人生有時就是一場流浪,披星戴月、風雨兼程,身體一直都在路上,卻看不見歸途的路。如果心中有一片安寧,那何處不是故鄉呢?
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既來之,則安之。如果無法改變當前的狀況,那就用平常心去接受它,笑納生活的風雨,彩虹總是在風雨后。做一個靈魂淡然的人,得意時守住本心,失意時堅守初心,在歲月中沉淀出芬芳。
02、做一個靈魂淡然的人,寵辱不驚
大海雖然平靜,但難免會有波瀾發生。人生也是如此,平淡是生活的常態,但波折也時有發生。面對生活的波峰低谷,需要用淡然的心看待。一驚一乍不是對生活的態度,寵辱不驚才是對生活最好的應變。
有人說,世界上最能體會生活美好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天真的孩子,一種是看透世事的老者。是的,孩子因為天真,他們想得就簡單,美就是簡單;老人寧靜安詳,因為他們參透了生活的真諦,返璞歸真就是美。
生活,需要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份簡單淡定的人生態度。忽高忽低,固然是人生的一場驚喜,但何嘗又不是一場驚嚇呢?正如耳熟能詳的那句詩: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于喧囂中,毒手一片平淡;在繁華處,堅守一份簡單。才能活得輕松,活得充盈,活得有滋有味。世間功名利祿,如過眼云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與其為這些忙得死去活來,不如做一個靈魂淡然的人,活得純粹、灑脫、自在。
03、做一個靈魂淡然的人,優雅從容
在這個物欲橫流、爾虞我詐的世界里,多少人為了生存,把理想和初心都拋之腦后,只是在紅塵俗世中掙扎苦渡,看不到生活的彼岸。獨自茫然,承受生活的一切,把自己埋葬在一片污濁當中。
欲望越多,煩惱也越多,初心也失去的越快。蘇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呀,生活從來不簡單,明天還有很遠的路要趕,所以,初心要握好,不能丟,失去了初心,就沒有了前進的方向。
人這一生,只有月白風情的淡定,才有人淡如菊的從容,也才能欣賞到生命中至善至美的風景。不是所有美好都需要波瀾壯闊,生活中的美大多都是平和靜謐、淡然優雅。
花,越淡越醇香;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從容;心,越淡越寬闊。人生的沉淀會讓一顆靈魂,變得越來越沉靜、淡然、優雅。對待人生的態度,也會在面對風雨時變得從容淡定,一笑置之,活得高貴優雅。
04、做一個靈魂淡然的人,自成風景
人總是喜歡在遠處仰望別人,把別人當風景,卻忘記了自己也是一道風景。這或許源自于內心的自卑或攀比,使得自己的內心有了塵垢,讓自己不能以淡然從容的心去看待別人和自己。
人世間,有無數條路,最難走的,就是心路。心路若通了,那人生處處都是風景。一個靈魂淡然的人,不是無欲無求,而是懂得怎么看待他人和自己,怎么看待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怎樣從無邊的世界收獲美好。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風景。只要心中沒有憂愁,何時何處都是風景。我們不能選擇怎樣的出生,但可以選擇怎樣的心態生活。做一個靈魂淡然的人,活成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