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瑤靜
曾經,有個孩子非常喜歡畫畫,喜歡畫蘋果、畫山水、畫人物。在上小學的時候,所有的本子都是這樣用的,正面用來寫作業,背面用來畫畫。很多次被老師發現后,老師還說這個學生畫得真好。她也非常喜歡唱歌,雖然沒有學過什么五線譜、音律,就是模仿那些歌手們,自己感覺唱得很不錯。老師常常點名讓她站起來為大家唱首歌。所以,小時候就一直有個夢想,長大后要成為國內外有名的畫家和歌唱家。這個夢想一直深深地扎根在內心深處。
可是,小學畢業之后,繼續上初中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隨后參加中考,考上了縣重點高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突然發現,可以用在畫畫和唱歌的時間越來越少。每一次面對選擇總有很多的陰差陽錯,首先是在高中分科時,錯選了理工類,不是自己喜歡的文史類方向。后來,先是忙于準備高考,考眾人期待的理想大學,考上了大學之后報院校又報了工科類的院校。在大學畢業后,也和其他人一樣,從眾參加秋季的校園招聘,忙著找一個高薪好工作,簽了工作之后又不想工作。
就在今天,在一個小視頻上看到某個小學生畫的一張很漂亮的畫,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年少時的夢想。
此時此刻,如果我有時間的話,我很有可能會成為畫家。可是,就是沒有時間。如果當初我沒有聽從父母的安排,走自己的路,也許現在畫家的夢想早就實現了,即使成不了那些有名的大畫家,至少我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那年老師們都說我畫的蘋果好看,栩栩如生。
時過境遷,這個人也就是個很普通的人。我知道在13個人的六年級班里,只有兩個人最終考上了大學。班里也有一位同學,他總是拿著一個挖掘機的模型,愛不釋手,現在成了挖掘機工程師,三年前的同學聚會,聽他說月薪已經上萬。當同學們數算班里有幾個考大學的同學的時候,有人問他當初為什么沒有考大學。他的回答是:“我很忙,沒有時間考大學”。
我常常想:我自己很忙,沒有時間畫畫,沒有時間唱歌。可是,他也很忙,他也是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我沒有時間為了夢想去努力再努力,而他是為了夢想拼盡全力,沒有時間考慮其他事情。
哲學家費爾德曾精辟地說:“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這么5個字來表達——‘我沒有時間’!”
現在想想又何嘗不是如此,有太多的借口,太多的理由,最后,任由曾經的夢想隨風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