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診斷思路3步走
01
變性病癡呆:包括阿爾茨海默病(AD)、路易體癡呆(DLB)、帕金森病癡呆(PDD)、額顳葉癡呆(FTD);
非變性病癡呆:包括血管性癡呆(VD)、正常壓力性腦積水、其他繼發疾病,如感染、腫瘤、中毒和代謝性疾病等引起的癡呆。
皮質性癡呆:包括AD和FTD;
皮質下癡呆:包括VD、錐體外系病變、腦積水、腦白質病變等;
皮質和皮質下混合性癡呆:多發梗死性癡呆、感染性癡呆、中毒和代謝性腦病、也見于DLB;
其他癡呆:腦外傷后和硬膜下血腫癡呆。
02
(1)醒覺抑制或醒覺波動,也就是醒覺水平受損,因腦干網狀結構病變所致,表現為嗜睡、昏睡、昏迷等。
(2)意識內容的障礙,患者在醒覺水平大致正常情況下不能堅持集中注意力,出現思維、定向、情感等方面異常。
03
參考文獻:
[1]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指南寫作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認知障礙疾病專業委員會.2018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一):癡呆及其分類診斷標準[J].中華醫學雜志,2018,98(13):965-970.
[2]Gale S A,Acar D,Daffner K R.Dementia[J].Am J Med,2018,131(10):1161-1169.
本文首發丨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本文作者丨LL 本文審核丨李土明 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丨陸離先生 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