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生物標記物淀粉樣蛋白42(Aβ42,Aβ42)、磷酸化tau(p-tau181)、總tau(t-tau)和神經(jīng)顆粒素(Ng)可在生活中診斷阿爾茨海默病(AD)。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腦脊液濃度及其準確性是否受到AD常見伴隨病理的影響,如α突觸核蛋白(αSyn)。近日,一項發(fā)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比較了尸檢證實的AD及其伴發(fā)AD和αSYN(AD+αSYN)患者的腦脊液Aβ42、p-tau181、t-tau和Ng水平。死前腦脊液水平與死后α-Syn積累量有關(guān)。最后,測試了符合的AD+αSYN如何影響兩種基于腦脊液的策略的診斷準確性:ATN框架和t-tau/Aβ42比率。主要目標是測試AD患者的生物標記物是否會因伴隨的αSYN而改變。
納入標準為AD、混合型AD+α綜合征和α綜合征的神經(jīng)病理診斷。選擇一個方便的非受損對照樣本,使用有效的腦脊液和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MMSE)≥27。無AD的αSYN和正常對照組作為參照組。協(xié)方差分析(ANCOVA)測試計劃比較是AD和AD+βSYN之間的CSFA-tau42、p-tau181、t-tau和Ng差異。線性模型測試了生物標志物如何因α-Syn積累而改變AD,說明病理性淀粉樣蛋白-β和tau。受試者的工作特性和曲線下面積(AUC),包括95%的可信區(qū)間(CI),評估了診斷的準確性。
- AD組61例,混合型AD+α組39例,α組20例,對照組61例。AD的中位年齡(73歲[智商=12])、MMSE(23[智商=9])和性別分布(男性=49%)與AD+α患者年齡(70[智商=13];p=0.3)、MMSE(25[智商=9.5];p=0.19)和性別分布(男性=69%;p=0.07)7)相似。
- 方差分析顯示AD+αSYN的p-tau181(F(1,94)=17,p=0)、t-tau(F(1,93)=11,p=0.0004)和Ng水平(F(1,50)=12,p=0.0004)均低于AD,而A-β42無差異(p=0.44)。
- 模型顯示α-syn升高與低p-tau181(β=-0.26,SE=0.092,p=0.0065)、t-tau(β=-0.19,SE=0.092,p=0.041)和Ng水平(β=-0.2,SE=0.066,p=0.0046)有關(guān),而αsyn不是Aβ42的顯著影響因素(p=1)。
- T-tau/Aβ42診斷AD的準確率最高,包括AD+α混合型AD(AUC=0.95;CI=0.92~0.98)。
研究結(jié)果表明,AD伴發(fā)的α-SYN病理與較低的腦脊液p-tau181、t-tau和Ng水平有關(guān),并可影響AD患者的診斷準確性。Quilico Cousins KA, Arezoumandan S, Shellikeri S, et al. CSF Biomarkers of Alzheim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α-Synuclein Pathology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Aug 30]. Neurology. 2022;10.1212/WNL.0000000000201202.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120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