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的答辯主要是圍繞設計思路、教學實施和教師結構化等題目發問。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全面的答辯問題及解析。
1.你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什么?你是怎樣突破的?
【參考答案】
教學重點是:整體掌握詩歌的大意,并能背誦全篇;品味詩歌的語言、藝術手法。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構思新奇并富有朦朧迷離的風格。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組織學生反復吟詠,感受詩歌的神韻并學會賞析詩歌。以引導學生感知本詩的感情基調為起點,并向學生拋出循序漸進的問題,引導學生分別對首聯、頷聯、頸聯、尾聯的內容進行研讀后,整體掌握詩歌內容的情況下感悟作者的情懷。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
2.你在本節課中充當什么角色?
【參考答案】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在本節課中充當的角色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首先,課堂上的對話應該是建立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的;其次,我會營造一個相對輕松的課堂氛圍以便膽怯的學生勇敢發言;其次,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產生學習興趣,先以詩人的一生為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并借由詩歌所表之感是詩人感情的集中表現為過渡,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詩歌的內容并體會詩人的感情,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
3.在教學的最后,你在總結的階段組織學生可以對文本有自己的解讀,你的意圖和動機是什么?
【參考答案】
首先,《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其次,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加強的是對學生的引導和點撥,而不是以我自己的分析閱讀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不是以我的審美感受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所以在課堂的最后我會提示學生,關于這首詩歌我們可以有多角度的解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體驗和理解,享受審美樂趣。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
4.當課堂上的多媒體播放范讀錄音出故障時,你會怎么做?
【參考答案】
首先,我會冷靜下來處理,先組織學生自由朗讀以爭取時間處理多媒體問題且不占用課堂時間;其次,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修好的話,我會采取別的范讀方式,教師示范讀或者邀請積極主動愿意范讀的同學;最后,在課后進行反思,在以后上課前注意設備的調試,提前預設好課堂中發生的意外情況。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
5.請你說一下,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