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是一直做不到這一點,你孩子的抑郁癥永遠好不了。這一點不是住院吃藥,也不是求神拜佛,而是接納。
什么是接納?就是他以前考第一的時候,愛說愛笑的時候,你愛他,但是他現在躺在床上像一灘爛泥,一動不動就想去死的時候呢?你呢,也同樣去愛他,這就是接納。
大部分家庭出現一個抑郁的孩子,家庭氛圍就會變得很奇怪,要么劍拔弩張,整個家庭充滿著爭吵和斗爭,誰也說服不了誰,總是希望用自己的認知去改造別人,去壓制別人,來維護自己頭腦的正確,父母期待孩子立馬好起來,來迎合自己的期待,孩子希望父母認知識到自己的錯誤,來維護自己正確。
基于這樣的氛圍下,整個家庭就處在低維度低能量的場景,就是不斷地去分辨對錯,分辨是非,分辨得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和環境下,孩子的康復變得越發困難。
另一方面,家庭氛圍變得小心翼翼,作為父母不斷自責下,對孩子的請求有求必應,這樣就讓孩子有了心安理得的心理,那么孩子就非常享受這種病了有人照顧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孩子甚至自己都不想好起來,這讓恢復上學遙遙無期。
抑郁是以攻擊自己,厭惡自己開始的。
因為抑郁的孩子,他一定是極度厭惡自己的,甚至會自殘割腕,不吃不喝,自暴自棄,他們用這種方式自我攻擊,也是用這種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他的情緒需要被看見被療愈。
你想想,當孩子自己都不愛自己了,如果唯一跟他血脈相連的爸爸媽媽也嫌棄指責她,那么他對這個世界還有什么牽掛呢?你看那些自殺成功的孩子,父母一定是不接納他的,但凡父母能跟他擁抱一下,說一句沒關系,我會一直在你身邊,這不是你的錯,也許事情就會向好的方向改變。有時就一句話就能喚起孩子對世界的一絲留戀。
接納是治愈孩子的第一步,接納并不是簡單,它需要父母重塑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更高的維度來看待問題,它需要父母在短時間內拋棄固有的思維習慣,放下頭腦是非對錯的評判。
在這個期間,孩子可能會反復自殘、擺爛、休學,但是你要相信,當我們學著一點點接納孩子的同時,孩子呀,就一定會一點點地好起來。
這本身對父母的心理也是一種考驗,父母好的情緒就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從另一方面說,這是彼此成長的過程,只要翻過這個坎,那么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