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
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合部軍打擊曹操的著名的歷史戰爭史稱赤壁之戰。
曹操公元208年南下統一北方政權,首先打敗劉表和依附劉表的劉備,隨后占領了荊州,挺進孫吳。孫權和劉備共同聯手抗擊曹操,特派周瑜去赤壁與曹操大決戰。孫權劉備聯軍,利用曹操的軍隊,不善于水戰的辦法,用火攻打敗曹操。
此后曹操退回中原。孫權保護江東,劉備趁這個時機迅速占領了荊州和益州。赤壁之戰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赤壁之戰示意圖:
赤壁之戰的過程:
曹操打敗袁紹、破解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率大軍,自宛揮師南下,欲先打敗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打敗孫權,以統一天下。
九月,曹軍進占新野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投降。依附劉表屯兵樊城的劉備倉促率軍民南撤。曹操收編劉表部眾,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
劉備在長被曹軍打敗后,于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會見孫權,說服孫權結盟一起抗曹操。
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十一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于赤壁。
曹操把船首船尾串連來,連成一個整體,以利演練水軍,伺機攻戰。周瑜采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并令其致書曹操詐降,曹操中計。
黃蓋擇率蒙沖斗艦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孫劉兩軍分占荊州要地。
赤壁決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后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