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朵朵說育兒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說自己的孩子總是發脾氣,孩子一發脾氣家長就無從下手,和孩子講道理,孩子也從來不會聽,家長說的多了,孩子會嫌墨跡了然后轉身走掉,留父母在那里,暗自的傷心,覺得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其實這些“嘮叨”表達的意思都是因為愛。
壯壯今年10歲了,上小學4年級,壯壯名字如同他的身材一樣,特別的壯,比班級里同齡的小同學胖出來很多。起初父母也沒有在意壯壯的體重,而爺爺奶奶看到壯壯胖胖的特別喜歡,總給孩子買喜歡吃的食物。
在一次學校體檢,在壯壯的體檢報告顯示脂肪代謝異常,嚴重會得兒童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后期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班主任看到結果馬上給壯壯媽媽打電話,媽媽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后給壯壯制定減肥計劃,決定控制日常飲食幫助壯壯減肥。
減肥的一周里,壯壯感到明顯的不適應,平時他最愛吃的的大魚大肉和零食換成了瓜果蔬菜,平時愛喝的飲料換成了白水和牛奶,這讓壯壯表現出明顯厭煩的心理。壯壯去偷吃藏在柜子里零食,媽媽發現壯壯不吃他辛苦做的減肥餐,去偷偷吃零食,這讓媽媽很生氣,不停的指責壯壯不懂事,不理解媽媽想辦法學知識為他做減肥餐的一片苦心。媽媽不停的和壯壯嘮叨著,越說越激動。
一開始壯壯還會聽媽媽的嘮叨,時間久了就學會和媽媽頂嘴,這讓媽媽非常感到頭疼,難道是自己教育出現了問題,打罵孩子又心疼,心平氣和的和壯壯講道理說肥胖的危害孩子又聽不進去,面對壯壯的教育問題媽媽陷入了困境。
面對這個案例壯壯媽媽確實為壯壯做減肥餐很辛苦,卻沒想到孩子的飲食改變心里落差會很大,一開始孩子會非常的不適應,加上媽媽平日里不停的嘮叨講道理,壯壯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導致孩子有了負面的情緒。
1、安撫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有了情緒之后,父母首先就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如果不安撫孩子,家長說的話孩子基本上不會聽進去,這時候家長說的話相當于白說,孩子反而會覺得家長說的話都是嘮叨。這個時候家長首先平靜下來,再去安撫孩子的情緒,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讓孩子沉浸在情緒中。
2、親子間的溝通
親子間的溝通是孩子和家長的雙向溝通,在家長表明自己的意愿之后,也要去聆聽孩子的想法,大人不能依照自己的想法而強加給孩子,更不能用大道理去說服孩子。雙向溝通,一起討論如何達成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雙贏決定。
3、尊重孩子的想法
小孩子的想法天真浪漫,很多家長沒有足夠的耐心去聆聽孩子的想法。這么做是不對的,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是一味的家長去說話講大道理,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把話說出來,讓孩子說出來鬧情緒的原因,之后家長態度溫和的和孩子商量哪一種方式會更好。
4、讓孩子發泄情緒
大部分孩子宣泄情緒首選就是哭泣,遇到脾氣的大的家長會直接讓孩子把眼淚憋回去,其實讓孩子大哭一場并不是什么壞事,家長可以在孩子發泄完情緒之后,和孩子聊一聊,孩子自然而然的愿意和家長溝通。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嘮叨的確是愛孩子,但不能一味的把大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的身上。父母的想法要多變通,不能用講道理和無休止的的嘮叨來試圖改變一個孩子,這樣下去,會適得其反。科學教育孩子也是對孩子愛。所以,父母們應該學會換種方式愛孩子,讓孩子更能直接感受到自己的愛意。
今日話題:嘮叨時孩子會有怎么樣的表現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