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是歷史上的大亂世,在這樣的亂世中,出現了劉備、曹操和孫權這樣的英雄人物。無論是曹操、孫權還是劉備,每一個人建功立業都有不易的地方,這一點毋庸置疑。相比來說,三人中,建功立業最容易的就是孫權,當時的孫權繼承了家業,成為了江東地區的“掌門人”。
曹操、孫權和劉備三人中,劉備建立蜀漢的難度是最大的。原因就是年過半百的劉備仍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仍然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王朝,肯定是不易的。其難度也可想而知。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后,如虎添翼一樣的功占四方。擁有諸葛亮之后,劉備不斷征戰。
在諸葛亮的指點下,了先后占據荊州、益州、漢中的大戰略,劉備之后也完美的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規劃,成功的占據了荊州,后來又策反了馬超,從而成功的攻占了成都。占據成都之后,劉備建立了蜀漢王朝。那么劉備占據成都后,曾經的劉璋結局如何呢?提起劉璋,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曹操的評價:“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為英雄!”
諸葛亮也評價“劉璋暗弱”,所以這才把劉備的下一個戰略目標制定為劉璋。劉璋當時也不認為自己能成為亂世豪杰,畢竟他連張魯都打不過。劉璋的自我認知還是很到位的。劉璋當時想要投靠曹操,曹操正想收買人心,于是封了劉璋為振威將軍,劉璋三哥劉瑁為平寇將軍。后來的劉瑁沒多久就去世了。
劉璋為表感謝,又派部下給曹操送去300名精銳的叟人士兵,外加一些財務雜項,曹操很開心,就把送貨的張肅封為廣漢太守。后來,劉璋想要繼續交好曹操,派出了使者張松,曹操這個時候已經兵不血刃的占據了荊州,覺得劉表都被我干掉了,你一個劉璋算啥?結果張松對曹操感到不滿,就建議劉璋讓劉備進入益州。
劉備有了張松這個內應,很快就借著幫劉璋討伐張魯的名義進入益州,隨后翻臉直接圍攻成都,劉璋無奈之下只能投降。這一年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璋的大兒子劉循雖然和劉備作戰失敗被俘,但后來也被劉備任命為奉車中郎將,一直在蜀漢任職。劉璋的兒子結局還是不錯的。
要是劉備能安心發展下去,劉璋這輩子估計也就在公安縣呆著了,但是三國局勢發展變化太快。其次,劉備也不甘心安穩的發展下去,劉備要的是匡扶漢室,更是想要一統天下。孫權和劉備因為荊州的歸屬很快就撕破了同盟關系,等到劉備擊敗了曹操稱漢中王,關羽又發起了威震華夏的北伐。
此次戰爭出現后,劉璋成為了孫權手中的一枚棋子。不過,劉備圍攻成都的時候,成都尚有三萬兵力,糧餉還能用一年,但是劉璋覺得再戰斗下去,成都的百姓要跟著遭殃,自己過意不去,劉璋就開城向劉備投降。蜀漢集團的這種發展趨勢讓所有人恐懼,于是孫權暗中聯絡曹操,背后偷襲關羽,占據了荊州,蜀漢興旺發達之勢就此被打斷。
劉備攻占益州后,為了標榜自己的仁義,更重要的是安撫益州的人心,他并沒有殺死劉璋,而是將劉璋遷至荊州的公安,并將財物歸還于他,還給他佩振威將軍印信。這時候的劉璋成為了空頭司令,手里沒有一兵一卒,但是劉璋有將軍的名號。此時的劉璋空有將軍的名頭,是一個光桿司令,在荊州就是一個富家翁。
史書雖然沒有記載劉璋的處境,但是這時候的劉璋多半已經被幽禁。劉璋的命運并沒有就此結束,公元219年,孫權趁著關羽北伐之際,派呂蒙、陸遜等人襲擊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而劉璋到了孫權的手中。這時候的劉璋就成為了孫權的棋子。孫權為了牽制劉備,甚至有奪取益州之意,任命劉璋為益州牧,居住在秭歸,大約在221年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