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分享一篇小學(xué)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考試卷的最后一道寫作題(30分):
在下列事物中任選四種,寫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
鉛筆、鋼筆、橡皮、文具盒、尺子
這該怎么寫呢?
“童話故事”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兒童文學(xué)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編寫適合于兒童欣賞的故事”;在《辭海》中的基本解釋是“兒童文學(xué)的一種,經(jīng)過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藝術(shù)形象,反映生活,增進兒童性格的成長”。
簡而言之,“童話故事”就是適合兒童閱讀的故事,通過想象、夸張,把故事的主人公(事物)人物化,并刻畫出鮮明的人格特點(人設(shè)),蘊含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謂“小故事大道理”。
在小學(xué)三年級語文下冊的課本里,第二單元第6課《陶罐和鐵罐》,說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國王的櫥柜里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罐,一個是鐵罐,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這兩個罐子具有鮮活的人格特點,鐵罐自持堅硬,奚落、侮辱、威脅陶罐;陶罐卻謙和友善,不與之計較。當(dāng)他們被埋進土里許多年后,再次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時,陶罐成為價值不菲的文物;而此時的鐵罐早已銹為一堆泥土,不復(fù)存在。”
這個童話故事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和通過最后的結(jié)局對比,告誡人們要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的優(yōu)點和缺點,切不可驕傲自滿。
現(xiàn)在回到“童話故事”寫作上,就需要對孩子說,要把“鉛筆、鋼筆、橡皮、文具盒、尺子”當(dāng)成人物來寫,描寫它們各自的性格特點,想象一下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有趣故事?它們會互相說些什么?最終結(jié)果如何?最好要有反轉(zhuǎn)、逆襲的故事情節(jié)出現(xiàn)。
范文:《一支鉛筆》
從前有一支鉛筆,瘦瘦高高的個子,頭上戴著一圈彩色的頭飾,穿著如同彩虹般絢麗多彩的外衣,格外引人注目,成為人們爭奪搶購的對象,最終被一位還沒有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帶回家。鉛筆心里美滋滋的,自言自語說:“看吧,這個和我一樣漂亮的小主人,一定會把我放在最漂亮的地方。”
到家后,小主人急急忙忙拿出一個彩色的盒子,打開一看,還有橡皮、尺子。此時,文具盒看見了這支鉛筆,親切地說:“小鉛筆你好,歡迎你來到我們的大家庭。這是橡皮姐姐,還有尺子哥哥,以后你們就是好朋友了。”
“但是這個地方實在是太擁擠了!”鉛筆伸長自己的腿腳支在文具盒上面,任憑小主人怎么努力都沒有把它放進文具盒內(nèi),于是就把鉛筆先放到了窗邊。
中午,強烈的陽光直射在窗臺,照得一旁的鉛筆睜不開眼睛,窗臺被陽光照的就像要烤了它一樣,鉛筆感到陣陣灼熱的疼,頓時大汗淋漓。文具盒關(guān)切地問:“小鉛筆,你還好嗎?趕快到我這里來,我能為你遮擋陽光。”鉛筆心想:“忍一忍就涼爽了。”
下午,陽光西下,窗臺恢復(fù)了清涼,鉛筆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怎么這么冷啊?”鉛筆凍得哆哆嗦嗦地醒來,黑暗中傳來文具盒溫柔的聲音,著急地問:“小鉛筆,現(xiàn)在是夜里,到我這里來,橡皮姐姐、尺子哥哥,我們一起取暖。”“我不要去!”鉛筆心里想,“一會太陽出來就暖和了。”
就這樣,鉛筆日復(fù)一日地躺在窗邊,白天忍受被太陽烤的灼熱,晚上承受如冰的清冷。
當(dāng)鉛筆準(zhǔn)備向文具盒的求助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房間里空空的,什么也沒有,原來小主人帶著早已備好的書包、文具盒,去大城市上幼兒園了,卻把它遺忘在了窗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