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窩在教室里埋頭苦學的“書呆子”后來都怎么樣了?學渣的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中國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就對讀書有著濃厚的情誼,從古代“學而優則仕”,到今天學霸,海歸,學渣逆襲、高考狀元等等新詞語無不顯示出人們對于讀書學習的高度關注。那么,你還記得那些年埋著頭戴著厚厚的眼鏡窩在教室里抄抄寫寫的那些“書呆子”同學嗎?當時傻傻地認為讀書無用,笑話他們不懂得享受青春。可沒想到六年后再次相見時,真正是被完美打臉。
曾經的埋頭苦學一定是將來抬頭眺望的必經之路。
張同學,高中時隔壁班的一男生。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次路過他們班窗前都能看到他坐在座位上埋頭苦算,課間或者放學見到他時,他總是拿著高考復習資料書,拿著厚厚的草稿本子,看上去破舊不堪,走路也是步履匆匆,打招呼時結巴羞澀,那時或許看不出他身上有任何的青春氣息陽光活力,可聽說他成績并不是特優秀,只是中等以上。所以對于認真學習的同學更加是不屑一顧,覺得傻蛋一個嘛。可就在高中畢業五年后,聽同學說那位牟同學進了一家大型銀行工作,薪資待遇特別好…聽了后自己心里稍微有點羨慕。故事還未完,又過了兩年,和那位牟同學都在某銀行營業大廳里的一次偶遇讓我再次見證了付出和收獲的正比例關系,由于他勤奮努力工作,現在已經是主要部門的經理了,年薪20萬+。
讀書學習就應該認準目標,厚積才能薄發。
劉同學,班里有名的“死認真”死讀書的理科女生,印象很清晰,短頭發,同樣戴著厚厚的眼鏡,每天一進教室門就開始了無休止的數理化公式符號數字大驗算,無論是本子上復習資料書上還是配套練習冊上寫的是密密麻麻,永遠都是低著頭正在驗算切勿打擾的樣子。那時的理科班本來就女生少,質量大都一般,有時班里的調皮男生故意搗蛋,偶爾會走過去專門惹一下劉同學,她抬起頭來就是狂吼爛罵,氣勢潑辣得很,后來也就沒人敢惹了。那時傻傻地以為女孩子不愛美不打扮,整天抄抄抄,算算算,浪費青春虛度光陰,真傻!可我們班劉同學就那樣一直認真學到了大學畢業,后來結果呢?毋庸置疑,同樣是對自己當初愚蠢的膚淺的觀點又一次吊打。她畢業后去了市區里最好的醫院,不久后考了重量級的證,成為了主治大夫,收入當然不菲。
無數事實證明,只有實際行動才能讓夢想不再遙遠。
大學宿舍舍友吳同學,兄弟三個,兩個哥哥都考上了研究生,他自己的夢想是像哥哥們一樣去讀研。當時傻傻地以為自己滿腔熱血,要像許文強一樣去闖天下,誰那么傻每天上自習,看書考研呢?可每天早晨我們三個都會被他咣當咣當的動作吵醒,然后很不耐煩地告訴他,趕緊去教室上自習,你咋那么多動作呢?吵得我們睡不著。大學四年1000多天,無論刮風下雨,不管風吹日曬,他一直都是嚴格自律,從不退縮,為夢想努力堅持。每年都有勵志獎學金,成績永遠都在班里前兩名,終于在大四那年冬天他如愿以償,考上了理工大的研究生。當他考上時我們三室友還依然愚蠢地認為當今社會研究生多得跟牛毛一樣,畢業也是失業,讀研不讀研一個樣!可是同樣在五年后一次和吳同學QQ聊天中才發現當初的努力真正成為他實現夢想的墊腳石,研究生畢業后他去了某某省交通廳上班,起步就是科員,在省城買了房子,開著20多萬的車子。而我們三室友的目光短淺和驕傲自負的空想又一次被嚴厲吊打。
雖然一個人成功與否不能僅僅用工資收入來衡量,但是讀書學習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豐厚的薪水,還有你存在的價值與尊嚴。更重要的是通過讀書,把自己變成一個有用的人,才能更好地貢獻社會,造福人民。最后,作為一枚不是很渣的學渣,用自己親身經歷總結出下面的幾條心得,與您共勉。
一、讀書無用論,那是聰明人說給不聰明人的忽悠性話語。雖然,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少量的暴發戶,也有一些短暫的賺大了的網紅或者主播,但那種比例實在是太小太小,不值得你我用自己的未來去賭一把。
二、別胡思亂想,頭腦簡單,謙虛謹慎,認真學習。這才是適合大多數人的成功之道,通過高考,走入大學成功了的概率可能要比許文強闖蕩上海灘成功的概率更高些。畢竟那是亂世,畢竟那只是小說。
三、調整好心態,認準目標,為了夢想一步一步努力前進。擁有實際行動和努力拼搏的青春才是更加光彩奪目的。而飄逸的發型、流行的服裝只是暫時的膚淺的,并不是真正的享受青春。永遠都不如努力讓自己變得有學識有價值,要努力賦予自己有趣的靈魂。
那些年你身邊也會有這樣那樣的“書呆子”嗎?他們后來怎樣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