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存在有多個類別的少數群體,他們通常被一些所謂的主流意識所束縛、排斥,也被人們眼眸中的惡意深刻傷害著,即使時代在變好,會有人愿意包容他們,但較之常人,他們往往還是承受著更復雜更嚴重的困難。
像在20世紀初,連體嬰的存在就被看作一種詛咒,是讓人避而不及的,而有一對雙胞胎姐妹便深受其害,她們是希爾頓連體姐妹。
1908年,在英國布萊頓萊利路18號誕生了一對雙胞胎姐妹,名為黛西和維奧萊特。她們是臀部連在一起的連體嬰兒,由于她們的母親凱特·斯金納是未婚生育,便執意認為雙胞胎女兒的身體缺陷是上帝對她的懲罰,因而凱特·斯金納狠心將雙胞胎女兒賣給了瑪麗·希爾頓。
黛西和維奧萊特只有臀部連在一起,身體的其他器官并沒有共用,因此,相比于其他胸腔或者頭部相連的連體雙胞胎,她們有更大的治愈希望,但當時的醫療條件并不允許,尤其是瑪麗·希爾頓在雙胞胎三歲的時候就開始開發她們的商業價值。
瑪麗·希爾頓以雙胞胎姨媽的身份,自三歲起,便帶著她們在英國的一些酒吧進行所謂的表演,客人們通過付費滿足對連體雙胞胎的好奇,甚至可以近距離觀察她們的臀部是不是真的連在一起。黛西和維奧萊特的悲慘生活自此開始,她們被逼迫學習唱跳、樂器等,隨即被送往馬戲團開始真正的表演生涯。
漸漸地,連體姐妹的演出價值迅速攀升,瑪麗·希爾頓不滿足于英國本地獲得的表演利潤,又帶著連體姐妹陸續在德國、澳大利亞進行表演,借此賺了很多錢。
后來,在美國夢的誘惑下,瑪麗·希爾頓對于更繁榮的生活產生了極大向往,連體姐妹早已淪為她的賺錢工具,她比任何人都深刻地意識到了連體姐妹的價值,她也堅信在美國連體姐妹能夠為她創造更多的財富。
于是,1916年,她帶著連體姐妹去往美國舊金山,然而臨到頭連體姐妹被拒絕入境了,因為美國認為連體姐妹代表著一種不祥,與美國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瑪麗·希爾頓并沒有放棄,她借助媒體造勢,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轟動,使得美國當局不得不妥協允許接受連體姐妹進入美國。
如瑪麗·希爾頓所期望的,連體姐妹在美國輾轉于各類演出與歌舞表演,為她掙得了不小的財富,在她去世后,連體姐妹便被送給了她的女兒伊迪絲和女婿邁爾斯,伊迪絲和丈夫邁爾斯是連體姐妹的另一個可怕的深淵。
他們同瑪麗·希爾頓一樣,不僅榨取連體姐妹的商業價值,而且對連體姐妹的生活和精神都造成了極大的迫害:慘無人道的表演訓練、日復一日的虐待與恐嚇,逐漸扼殺掉了連體姐妹生活的希望。
同時,伊迪絲和丈夫邁爾斯自稱為連體姐妹的主人,日夜監管,生怕連體姐妹有所反抗,失去這個'上好的賺錢工具'。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1931年,其實連體姐妹在美國一度很受歡迎,而且她們還跟當時的一些著名偶像和表演家同臺合作過,曾經一周內便可以賺得五千美元,但她們所有的演出費用都被伊迪絲夫婦侵占,因此她們并不清楚她們的知名度,直到魔術師哈利·胡迪尼的出現。
哈利·胡迪尼幫助連體姐妹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知,并聯合律師成功起訴伊迪絲夫婦,連體姐妹終于獲得自由,同時得到了十萬美元的賠償。
不再受壓迫的連體姐妹生活有所好轉,她們踏足電影界,分別于1932年出演了托德·勃朗寧的電影《怪胎》、1951年出演了《鐵鏈人生》,并且于1942年創作自傳《希爾頓姐妹的生活與愛情》將自己的一切公諸于世。
事實上,連體姐妹都曾有過一段婚姻。維奧萊特與莫里斯·蘭伯特訂婚,但美國21個州都沒有批準他們的結婚申請;黛西則嫁給了哈羅德·埃斯特,然而這段婚姻也只維持了一周多。
顯然,連體姐妹的身體情況并不允許她們各自擁有婚姻,之后,連體姐妹便對婚姻關系完全不抱希望,專注于事業發展。
可是,命運終究沒有垂憐連體姐妹,她們的表演時代不出意外在不斷后移。
1961年,她們完全失去表演機會,不得不退出舞臺,而失去生活來源的她們只得在一家雜貨店內做收銀員以維持生計。直到1969年,連體姐妹相繼死于一場嚴重流感,她們永遠離開了這個帶給她們人生不間斷苦痛的世界。
連體姐妹因先天性的身體缺陷被母親狠心拋棄,后又被瑪麗一家當作賺錢工具一般壓榨,人生遭到了嚴重傷害,那么多年的悲慘生活是無法彌補的。
但她們又有什么錯呢?只是因為一些生物原因得到了不那么健康的身體,只是跟所謂健全的人外形不同而已。
但在那個時期,這是不祥之兆、是上帝的懲罰,而這一切的后果使得她們從小便開始承擔。幸而,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那些并不很健康的新生兒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認同,可以得到有效的醫療救助,也擁有了更多獲得健康的機會。
正如連體嬰兒一樣的少數群體,他們很多在今天依然無法得到世界的接納,他們仍然被有意識地忽視,甚至無法得到同等的權利,但永遠有人為他們努力,我們聯同他們,想要告訴世界: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份子,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認同,每個人都只是想要平凡而普通的生活。
萬事都應該向好的方向前進,我相信世界終將是包容的、是平等的、是充滿善意的,同樣我相信著每個人的前方都是期望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