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和婆家在女人生命中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代表過去,一個象征未來,兩者屬于完全不同的情感,不好放在一起相提并論,然而有的夫妻,卻為此鬧得不可開交。
四年前,丈夫王先生和妻子張女士經親戚介紹走到了一起,一千五百多公里也沒能阻擋兩顆相愛的心,當時張女士就提了一個要求,讓她萬萬想不到的是,一結婚丈夫就不認賬了,甚至這個話題碰都不能碰,那就是“回娘家”。
但王先生坦言,妻子的行為不叫回娘家,而是長住,那么張女士回娘家到底有多頻繁?又是為什么成了橫在夫妻之間的坎?他們爭論的背后又有著怎樣揪心的故事?來看看兩個人的說法。
王先生:結婚三年相處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八九個月,離多聚少,我真的受夠了。
婚后沒多久我們開始分居兩地,我回去上班,老婆留在娘家,隨后她懷孕了,就更不愿意回來,還是在我的強烈要求下,她才回到家,大概過了兩個月的時間,天氣轉涼的時候,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不能照顧她,她就又回娘家了,我攔不住,心里既難過又舍不得,但考慮老婆遠嫁,難得有機會陪陪父母,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老婆這一回去就又不愿意回來了,連生孩子坐月子都在娘家,前后一年多的時間,完全是各過各的,這顯然不是我想要的家庭生活,不過再多的委屈和不滿,一看到孩子心就軟了。
整個過程中,我去找過她一次,剩下的時間全靠手機溝通,像網友似的隔空交流感情本來就局限,老婆不但不主動,每次通話還給我一種敷衍冷淡的態度,好像在表達“我是嫁給你的,又不是賣給你的”那種感覺。
早在結婚之初,就因為她老往回跑這件事鬧過不愉快,當時我不明白老婆為什么不愿意在我們的小家安心生活,慢慢地我摸著門道了,一定是因為她們家沒男丁,所以希望我上門,雖然沒明說,但她肯定有這個想法,不然不會總和我說想回去生活這樣的話。
去年十月份,天氣漸漸轉涼,為了更暖和一點,我提出在家里裝個浴霸,老婆卻說等我下個月發工資再買,我很不解,一千多塊的東西有必要等到下個月發工資嗎?她就使勁和我吵,質問我是不是嫌她花錢多了。
我暗自覺得不對勁,要么是我不能做主,要么是家里拿不出這個錢,經過再三追問老婆才支支吾吾地說出實情,原來她把存款都買理財了,本來不是啥大事,她卻選擇隱瞞,讓我頭一次覺得這個女人有問題。
再后來她給孩子買了一萬多塊的保險,讓我在意的是她們是朋友關系,對方利用了友情,挖坑給她,要是提前和我商量,我是不會同意的。這一連串的反應,我徹底沒了安全感,總覺得老婆隨時都可能離開。
我是個老實人,就想踏實地過日子,不是不能回娘家,而是要把握一個度,像她這樣不著家,經濟又不透明,在我看來,已經算是危及婚姻的存續了。
張女士:只會說漂亮話,回頭就不認賬,和他溝通壓根不在一個頻道上。
辦完婚禮沒多久,他回去上班,我發現自己有了身孕,他表現得格外體貼,希望我回去并承諾會好好照顧我,當時我心里暖暖的,然后就買了票,馬不停蹄地趕了回去,可到家之后才發現,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
老公根本不是照顧不周,而是無心照顧,作為大齡孕婦,懷著孩子特別辛苦,還經常孕吐,早上他顧不上我,我就自己做點東西,中午他在食堂吃,我就讓他多交一份錢,隨便給我帶點回來,結果不是飯少了,就是菜少了,還不許我提意見,說能帶就不錯了。
晚上回來基本上六七點了,待一會又要走,如果是工作的原因,我無話可說,可加班只占了一小部分,更多是去打球,和朋友喝酒,還有單位聚餐,放著懷有身孕的老婆在家,自己出去樂呵,感覺還在過單身漢的生活,我能樂意嗎?這才迫使自己不得不回老家安心生子。
其實早在我們剛認識的時候,就明確表示過不想嫁到外地,如果他不能留在我的城市生活,那我們也沒必要繼續下去,他當時的原話到現在我還記得,“在哪不是生活呢,既然我喜歡你,就可以留下來生活,有你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就這樣,相隔一千五百多公里,我們從相愛走到了結婚,起初因為愛情我遷就他,本以為老公會信守承諾陪我回去,沒想到他工作換了好幾個,愣是沒有陪我回去的想法,這讓我有很大的意見,不但如此,現在只要我一回娘家,他就和我吵個沒完,還把話說得理直氣壯,“嫁都嫁了,別老想著娘家?!?/p>
生完孩子后,我們商量的是兩個月后再回去,結果還沒到兩個月的時候,老公那邊有了變化,說他被調走了,不確定什么時間能回來,讓我暫時在娘家住著,等過完年再說,明明有約定在先,他卻埋怨我賴在娘家不回去,“要不你別回來了,就在那邊過吧,把孩子戶口遷走?!?/p>
家庭支出和親戚往來一直是我來管的,買浴霸那個月,趕上有好幾筆隨禮,再加上家里買了些東西,一個月的工資就剩兩三千塊了,還要維持生活,我想反正也不是特別冷,下個月再買也不遲,然后把開銷一筆一筆算清楚,他就沒再計較了。
保險的問題是他主動提起的,我說先問問朋友,有合適的再買,過了半年事情落實了,他不但懷疑我的眼光,還怪我沒事先商量,所以一直揪著不放,確實有我不周到的地方,當時要是帶著他一起去,可能這個事就不會耿耿于懷到現在了。
我們的矛盾并不復雜,一個是回娘家的問題,我認為自己沒做錯什么,他卻矯情得不行,另一個是家庭經濟的掌控,清者自清,我認為是透明的,但他覺得我留了后手,我們說話好像永遠都不在一個頻道上,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們兩個能不能繼續過下去。
孔雀心語:
不得不說,男方是一個喜歡在自己的世界里胡亂猜想,不太會說話的人,用一句俗話來形容,那就是“艮”,如果婚前就明確表達自己這輩子沒有在當地生活的可能,我想女方是不會輕易嫁的,所以婚后她有了那種被欺騙的感覺,當初因為信任,才選擇走進婚姻,甚至做出了很大努力和改變,以適應遠嫁的婚姻狀態。
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她其實比誰都更期待陪伴,因為孕期和坐月子是女人非常重要的階段,其間的感受和經歷是烙在腦海里的,正是缺少了陪伴,感受到了悲涼,她才想到:我還有退路,我還可以回到娘家去。
至于男方的猜疑,更像是一場對妻子的“求關注”,說到底他目的只是希望改變這種聚少離多的狀況,作為更善于表達的一方,妻子應該在中間做更多的努力和調和,逐漸學會適應丈夫的表達方式,并理解他的感受,就知道眼前這個男人要的是什么,我可以給他什么,別由著他生悶氣。
改變是相互的,老婆孩子熱炕頭沒錯,想要一份溫暖的陪伴也合情合理,問題是不要陷在各自的情緒里,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