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皮匠
文 :積健為雄 / 圖:堆糖
受一位好朋友啟發,連續寫了幾個舊時候的“匠”。有人說細膩生動的描寫,勾起對舊事美好的回憶,一定是作者很懂行,或者深有體會。也有人說念舊就是衰老的表現。在我看來,不管怎么說,對過往美好的回憶是一種愉悅。
法國作家安托萬·德·圣艾克修佩里在《小王子》中有這樣一段話:我也不想要這么念舊,念舊的人很寂寞,風吹心動,就期待是你回來過。沒有人愿意沉湎于回憶,只不過美好的都屬于過去。作為一位同時兼有飛行員角色的作家,圣埃克蘇佩里不是第一個描寫航空的作家,卻是第一個從航空探索人生與文明的作家,他的思維和視角更為寬泛、特殊、獨到。
好在我對家鄉的點滴記憶沒有因為幾十年歲月的流淌而被抹去,更沒有因為大城市繁華的“燈紅酒綠”而淡化對田園生活的癡情和摯愛,反倒因為思鄉的情結開始關注日益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興趣倍增。那些年長的朋友、深有體會的朋友不厭其煩地用家鄉方言給我介紹、幫我指點,有的還提供實物圖片,這樣一來,“匠”的系列就鮮活豐滿起來,好多對我而言也是個新鮮事,并非舊事,但我喜歡穿越時空地聯想。
今天說說小皮匠。小皮匠是擦皮鞋、修皮鞋的行當。上世紀小皮匠比比皆是,這個老手藝在如今上海的里弄還能看到,只是舊弄堂越來越少,皮匠攤的數量也越來越少,被叫作小皮匠的手藝人大都成了老人。有的皮匠師傅回了蘇北老家安享晚年,跟一群孩子細說著“阿拉在上海辰光的故事”。有的子女已經在上海安家立業,繼續設攤攬活,自食其力,貼補孩子。那些老師傅從十七八歲來到上海,就靠這手藝,在弄堂口一角,搭一塊油布,放兩張矮凳,擺一些補鞋工具,鋪開來占地不大,收拾起來也便當,而且不討人嫌,大都是幾十年做下來的老師傅,熟悉小區里的每家每戶,居民出入熱絡得很,相互打著招呼。風雨兼程中,皮匠也見證了城市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弄堂里的居民有的上班出門時把要修的鞋放在皮匠那里,下班回來的時候再拿回家;有的拆遷搬住到很遠的地方,專程回來尋找熟悉的皮匠修鞋,拉拉家常說說話,回味過去弄堂的趣事。
過去家鄉的小皮匠和其他行當一樣,沒有固定的攤位,背著一個木箱子,也愛走街串巷。但在農村不是修皮鞋,主要是補雨鞋、球鞋、布鞋。雨鞋破了,用貼在木塊上的銼皮把修補的地方磨新,剪一塊適中的橡皮也磨新,然后開啟膠水鐵罐,涂上膠水,等膠水晾干,把橡皮貼在破損處,用木槌敲拍,雨鞋就修好啦。球鞋破了,要用皮匠的手搖縫補機,剪一塊帆布,來回縫補幾圈,扎結實。補得好不好就看針腳的細密,細密程度好就是皮匠手藝好。
修布鞋得從做布鞋開始說起。那個年代年齡尚小,也不知道還有皮鞋。我們穿的都是母親一針一線納好鞋底,用漿好的布裁成鞋幫,又一針一線縫起來的布鞋,白底黑幫。母親有一雙靈巧的手,不僅能寫一手好字,而且粗能干農活、細能做針線,她量下我們腳的大小,用硬紙剪成鞋樣,然后用厚實的舊布一層層疊加至少有2公分厚,再剪成鞋樣大小,用新的、純白的布包好邊,穿上鞋底線一針一針地開始納鞋底。布厚頂不過去要用套在中指的針箍使勁頂,有時每穿一針還要把納鞋底的針在頭發上劃兩下,這樣穿針引線的時候會省力好多。煤油燈下,我做作業,母親在“唦唦”納鞋底,偶然側過臉看一下我的作業有沒有做錯。等到除夕夜,每人一雙新鞋子就會“笑瞇瞇”地在各自床前放著,或單鞋或棉鞋。
鞋底再厚實,畢竟是布做的,與石子路摩擦很快就會破。因此布鞋其實也不是修補,而是請小皮匠加固鞋底,方言叫“打掌子”。小皮匠從不能用的自行車外輪胎上割取一塊,把鞋底朝下忖在鐵掌上,選擇適度長短的多角形鞋釘把鞋掌打牢,然后用一把鋼刀片按著鞋底的大小把多余的輪胎皮削去,有時看到皮匠會在刀片上蘸點水,那是確保被割的膠皮表面光滑。
說到小皮匠,不得不想到來自《三國演義》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民間傳說。話說有一天,諸葛亮到東吳作客,為孫權設計了一尊報恩寺塔,看看東吳有沒有能人造塔。據說那寶塔要求很高,單是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孫權好不容易找來冶匠,但缺少做銅葫蘆模型的人,急得臉黃肌瘦,便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時隔一月,仍然沒有一點兒下文。諸葛亮每天在招賢榜下踱方步,高興得直搖鵝毛扇子。但是,城門口三個面目丑陋又目不識丁的“丑皮匠”聽說是諸葛亮尋東吳人開心,心里就很不服氣,便湊在一起商議。他們花了足足三天三夜工夫,用剪鞋樣的辦法,剪出個葫蘆樣子。然后,再用牛皮開料,一錐子一錐子縫成一個大葫蘆模型。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里。這一著,果然一舉成功。諸葛亮聞訊,立即向孫權告辭,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三個丑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也就流傳開來。
據查,“丑皮匠”和諸葛亮沒有絲毫聯系。“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是“副將”的意思,古代軍中的低級將領。“三個丑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里的“皮匠”最初就是指“裨將”,后演化為“皮匠”。這個故事的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在流傳過程中,人們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不管真假,小皮匠是普通的手藝人,但也有獨特的長處,在現代生活中依然很受歡迎,也不可或缺,更不要妄自菲薄。
相關鏈接:
作者簡介
積健為雄,又名雲石翁。賞彩練飛虹,游湛藍大海,作詩文會友,寫人生故事。出版《穿越時空的囈語》散文集。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名譽總編:趙麗麗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桑恒昌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李國仁\楊秀武 \驥亮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玉麗 路人
編輯部:
總監: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 風碎倒影 連云雷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