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力量
文:張杰民
版式設計:玉麗
圖源:網(wǎng)絡
愛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濃眉大眼,亭亭玉立,聰明伶俐,天真可愛。她愛看書,愛運動,愛唱歌,心里始終懷揣著一個美好的夢想。在班里,她是一個尖子生和好學生;在父母眼里,她是個乖巧的女兒和全家未來的希望。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忽有一日,她發(fā)起燒來,面色發(fā)白,頭暈,心悸。
愛瑪?shù)膵寢尠詾閻郜斨皇怯悬c感冒,就在附近一個衛(wèi)生診所給她吃點藥、打打針。一個多星期后,仍不見好轉。于是,艾女就帶著女兒到縣醫(yī)院檢查。經(jīng)過血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白細胞很高,后來又進行骨髓檢查,確診為白血病。
聽到這個消息,猶如晴天一聲霹靂,艾女幾乎崩潰了。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根本不相信這事會發(fā)生在女兒身上。她用顫抖的手拿著住院單,趕緊給愛瑪辦理了住院手續(xù)。
如花似玉的妙齡少女,躺在了醫(yī)院的病床上。愛瑪?shù)母赣H身患高血壓、心臟病,行動不便。照顧愛瑪?shù)闹負吐湓诹藡寢屔砩稀0芘郑w重230斤,平時行動不便。這時,為了女兒,她要強忍淚水,在醫(yī)院跑里跑外,找醫(yī)生、拿藥、打飯、看護病人……硬撐著。
愛瑪從媽媽與醫(yī)生秘密私語和神魂不定的表情中,已隱隱約約感到有些不妙,知道自己病得不輕。
根據(jù)愛瑪?shù)牟∏椋枰M行化學治療。第一階段必須給夠足量的化療藥品,以盡快將患者體內(nèi)的白血病細胞殺滅。達到“完全緩解”后,為防止“死灰復燃”,還要進行第二個階段的“強化”治療。
愛瑪表現(xiàn)得很堅強,她的心智已遠遠超出了她的實際年齡。每次化療前,愛瑪都喊:“媽媽,你出去!”她不愿媽媽看到她痛苦的樣子。有一次,艾女禁不住問女兒:“化療時,你害怕嗎?”“第一次有點害怕。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感覺疼嗎?”“還好吧!上操作臺的時候,我就吼上幾聲,發(fā)泄一下心情,減少一些痛苦。”小小的年紀,已經(jīng)懂得強忍疼痛,把一切埋在心里。要不是媽媽問她,愛瑪還不說呢!
這些化療藥物,如一把雙刃劍,除了破壞癌細胞外,也影響體內(nèi)正常細胞組織,還會引起各種臟器不同程度的損傷。
每次化療后,愛瑪都出現(xiàn)嘔吐、惡心等胃腸道反應。艾女就讓女兒少量多餐,并盡量吃些富含維生素和高價蛋白質的食品,以減輕化療引起的毒副作用,保持必要的體力與營養(yǎng)。
愛瑪機體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頭發(fā)一把把地脫落。艾女就遵照醫(yī)囑,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盡量避免外界與愛瑪?shù)慕佑|,以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在落發(fā)期間,艾女主動幫女兒用假發(fā)、毛帽、頭巾等來掩飾。
經(jīng)過一段化療之后,例行檢查發(fā)現(xiàn)愛瑪?shù)牟∏閺桶l(fā)了。醫(yī)生告訴艾女,現(xiàn)在唯一的辦法是進行骨髓移植,恢復其造血和免疫功能。但是進行骨髓移植,不僅需要高昂的醫(yī)療費用,移植的風險也很大,成功率只有50%左右。
沉重的醫(yī)療費用已經(jīng)壓得艾女抬不起頭,能夠去借錢的地方,夫妻二人都借過了。而且適用於移植的骨髓類型供源極少,要尋找相同配型十分困難,大量白血病患者由于沒有合適的骨髓配型,無法得到醫(yī)治。
接二連三的打擊,對艾女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下一步怎么辦?如果我垮了,這個家還怎么能撐下去?”夜深人靜之時,艾女看著躺在病床上熟睡的女兒,眼前一片迷茫,淚水奪眶而出。但是,當她想到一家三口在公園悠閑散步的場景,想到女兒活蹦亂跳、天真可愛的笑容,突然覺得一切都那么美好,那么讓人享受,心中又一次激起了巨大的力量。她暗暗發(fā)誓:一定要抑制自己的悲傷,想盡一切辦法,讓女兒看到生活的希望。
艾女找到醫(yī)生,懇求:“大夫,用我的骨髓移植可以嗎?”大夫說:“一般來講,父母、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的比較合適,但是還要做一下組織配型和有關實驗,檢查檢查再說吧!”后來,通過組織配型和有關實驗,結果顯示:艾女與女兒的配型率達到50%,可以作為供者。但是,醫(yī)生又看了看艾女說:“你的身體太胖了,現(xiàn)在不能做,要減肥后方可進行。”為救女兒,艾女咬緊牙關,嚴控飲食,盡力減肥。她說:“這段日子,看人家吃個菜葉,我就急得慌,嘴里直流口水。”
艾女的體重降下來以后,醫(yī)生以艾女為供體,為愛瑪進行了骨髓移植,手術非常成功。
骨髓移植近半年了,正當艾女母女二人認為厄運已經(jīng)過去的時候,一次例行檢查發(fā)現(xiàn),愛瑪?shù)牟∏橛謴桶l(fā)了,而且體內(nèi)腫瘤負荷非常高。聽到這個噩耗,悲傷又一次蔓延了艾女的整個身體,剩下的只有無盡的淚水和絕望。但是,她怕女兒知道后承受不了,深知在這種情況下鼓勵和安慰孩子勇敢“熬”過去,對于減輕其心理痛苦十分重要,就主動找醫(yī)生要求配合保密,對女兒只說是排異反應,鼓勵女兒堅持下去。
其實,愛瑪已從其他人無意的談話中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她也不愿意主動向媽媽提起這事,因為這是自己的痛點,也是媽媽的痛點。她感覺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產(chǎn)生了一些悲觀沮喪情緒,對治療也漸漸失去了信心,不想再給家庭增加沉重的負擔。但是,她看到媽媽、爸爸為自己操碎了心,感受到了媽媽的堅強與堅持,如果自己就這樣離開人世,怎能對得起雙親呢!于是又增添了同病魔作斗爭的勇氣。
艾女母女二人,都在做“演員”,互相演戲給對方看。善意的謊言,都是為了一個字:愛!
艾女看透了女兒的心思。她握住女兒的手說:“閨女,也不知道哪輩子作的孽,讓你受這樣的罪!”“媽媽,沒事的!”“你要挺住啊!媽媽要用最好的醫(yī)療方法把你的病治好。”聽到這句話,女兒默默地點了點頭,眼里噙滿了淚花。艾女接著說:“你是我的生命,媽媽不能沒有你,如果你走了,媽媽也要跟你一塊去,我不能讓你一個人孤零零地走!”愛瑪女終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投入媽媽的懷抱里,失聲痛哭起來。
愛瑪不想當面對媽媽表達什么,怕媽媽傷心,就偷偷寫了一封信,交給自己最信任的一個主治醫(yī)生,讓她先替自己保管著。她對醫(yī)生說:“如果我不在了,請你把這封信交給我媽媽。”信中寫道:“媽媽,感謝你始終沒有拋棄我,感謝你一次又一次用你的方式來愛我,你為我做了那么多,我怎能還得了?親愛的媽媽,愿你百歲無憂,未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愛瑪?shù)牟∏樵絹碓絿乐亓耍瑤缀鯖]有了造血功能,只能靠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維持。艾女感到最后的希望可能就要破滅了,因為現(xiàn)有的醫(yī)療方法都已用盡,按照常規(guī):白血病→化療→復發(fā)→骨髓移植→再復發(fā),這時就應該收拾收拾東西帶著女兒從醫(yī)院打道回府了。
恰在此時,一種新的治療技術問世了。艾女要求給女兒先做實驗,“死馬當成活馬醫(yī)”,因為這是最后的一點希望。
在艾女的強烈要求下,醫(yī)院給愛瑪做了實驗,愛瑪成為這種新藥的全球第一個受試人。由于愛瑪腫瘤負荷特別高,這種藥用上以后,發(fā)生了強烈的細胞因子風暴。愛瑪一天高燒不退,體溫超過40℃,呼吸200多下,心率200多下,血壓在20—60之間。醫(yī)生說:看來今晚是過不去了。愛女緊緊拉住女兒的手,一刻也不舍得放下。
午夜時分,愛瑪喃喃地說:“媽媽,我有點餓!”聽到女兒的叫聲,艾女先是猛一高興,接著卻是更多的害怕。因為人們常說“回光返照”,在生命即將終止時,人體會調動機體內(nèi)的潛力進行垂死期的最后抗爭,實質是猝死的先兆。艾女心想:這不會是“回光返照”吧?
到了第二天清晨,愛瑪?shù)母邿_始退了。到了上午,監(jiān)控儀器顯示體溫、血壓、血糖等指標都恢復了正常,最危險的細胞因子風暴已經(jīng)過去。醫(yī)生說:這真是奇跡!
一年多過去了,經(jīng)過復查,愛瑪身體的各項指標都非常好。
在電視臺舉辦的一檔欄目中,艾女和愛瑪母女二人同時登上了絢麗的舞臺。她們相互扶持,用愛,用堅強,用堅持,使愛瑪闖過了一次次生死關。愛瑪感謝醫(yī)生的救命之恩,感謝爸媽的鼓勵、支持和不辭辛勞的陪伴,同時寄語白血病患者:堅持就會有希望。
主持人拿出愛瑪在病危時寫給媽媽的信,讀了幾句,艾女就已經(jīng)泣不成聲,她不讓讀了,已經(jīng)承受不住女兒那份沉甸甸的愛,愿這些永遠成為過去!
之后,主持人又拿出一本小書,這是愛瑪自寫自編自做的,這本書有個共同的主題:“愿下輩子我還做你的女兒!”
是啊,生命,不僅屬于你自己,同時更屬于你的親人,你的朋友。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言放棄!只要不放棄,充滿信心,希望就可能在不遠處等你呢!
生活不是一杯美酒,不是一帆風順的航船,也不是一首抒情的歌。它充滿酸甜苦辣,有歡樂也有痛苦,有幸福也有不幸。但是,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人,無論是否擁有一個健全的體魄,只要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就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作者簡介
張杰民,河南省沈丘縣人,沈丘縣政法委退休干部,現(xiàn)為周口市作協(xié)會員。多年從事機關文秘工作,曾多次在省、市、縣級報刊雜志發(fā)表作品。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名譽總編:趙麗麗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桑恒昌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李國仁\楊秀武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白曉輝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玉麗 路人
編輯部:
總監(jiān):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 風碎倒影 連云雷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