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權本平臺發布
成長的每一步都是世事的修行
作者:周振宇 版式設計:婉靜
小時候,我總想著快點長大,因為這樣,我可以不什么事都受到家人的約束,但隨著自己年齡不斷增長,漸漸地覺得成長的每一步都不易。
從致青春般的校園時光到職場的變幻莫測,我逐漸對身邊每個遇到的人所戴著的面具產生了思考,總想看清他們面具背后的真實臉龐。從單純到偽善、從實誠到欺騙,我經歷了一些瑣事,漸漸覺得自己就是個剛步入寺院修行的俗人,不知道接下來如何才能修行好。
這個社會,是快節奏的社會,早已不是古代文人雅士全身心投入時的下那游山玩水的慢時光,有的是對物質及金錢的渴求,有的則是凡事瑣碎和渴望歸隱田園的鄉土情結。近幾年來,耳邊充斥最多的聲音是房子、車子等物質條件攀比的聲音和家庭瑣事的爭執聲。在二十多年來的成長路上,我見過親人不知廉恥的不孝行徑,也經受過貧窮的滋味和如今步入世事的迷茫,好在自己沒有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迷茫不能一味的充斥青春,需要用勇氣去踩下未來的路。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會受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沖擊,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但要記住今天的你還活著,睡一覺醒來便是明天,所以,過好今天便是對得起明天。
我不禁想起《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在人生迷茫的青春之際,用踏實的干勁和坦然面對未來的勇氣,努力走好屬于他的每一步。
人生追求的不僅僅只是物質和金錢,還需要修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在這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是需要一定的物質和金錢來撐起我們的生活,因為這樣,我們活得才不茍且。有人說,生活要有詩和遠方,但最為基礎的,需要有保證我們活著的基礎,柴米油鹽等等,都是生活的必需品。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需要有對物質和金錢的一定追求,也需要給自己定目標,并努力為之實現,因為這樣我們能夠活得更有底氣。但是,在我們追求物質和金錢的同時,不能迷失我們的雙眼,不能違背良心去不擇手段,需要我們修行好自己的精神世界,努力學習一些有內涵的東西,不讓我們的內心世界過分的空虛與饑餓。
修行的路始于腳下,修行的力量源于自己強大的內心。俗話說的好:“心態決定命運。”前段時間,由于一些瑣事接踵而至,我心態變得極度悲觀,總覺得世界是灰暗的。但我認真品讀一些書籍后,知道了修行是指宗教中的修煉或修養德行,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活動,包括:思維活動、心理活動、行為活動、社會活動,旨在達到與現階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懷更廣、視野更寬的個人修養水平。
縱觀修道歷史,上千年前自然衍生,修道源于對生命真理的渴望,是一種通過修正自己行為的方式,來達到提升精神或神識力量的目的。古代道家通過修道方式,實現超脫生死,斬斷痛苦不以物累,最終實現不老不死,長生不死與天地同在,反璞歸真的境界。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在使內心變得強大,以此戰勝時間萬物的風起云涌。
成長的每一步都是世事的修行,愿未來,不畏前程,不忘過往,用真心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讓自我的內心能修行圓滿!
作者簡介
周振宇,男,江西橫峰縣人,熱衷于散文及詩歌創作,曾獲江西省水利廳首屆節水征文比賽三等獎、信州區2016年谷雨詩會優秀獎、普洱市“走進神奇美麗的太陽河全國文學比賽優秀獎”、河南省郟縣首屆“華聯百貨杯”全國詩歌散文大賽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