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權(quán)本平臺發(fā)布
《平凡的世界》斷想
——追憶父輩的生活
作者:黃子祥 | 版式設(shè)計:強哥
我不得不說《平凡的世界》真是一部偉大的著作,而根據(jù)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同樣直擊人的心靈,震撼人的神經(jīng)。昨晚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劇終了,生活中平凡的世界還在延續(xù)。
最后幾集我?guī)缀跏呛瑴I看完的,關(guān)上電視,閉上眼睛,腦海還是情不自禁地浮現(xiàn)那一張張鮮活的面孔。大公無私的孫少安,賢惠體貼的賀秀蓮,志向遠大的孫少平,英勇美麗的田曉霞,為愛執(zhí)著的李向前,苦盡甘來的田潤葉,還有那一群群黃土地上憨厚而又善良的農(nóng)民,無不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之課。他們是那么的平凡,又是那么的不平凡。是啊,生活的苦難對他們來說已是夠重的了,但他們誰也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收獲了屬于他們的幸福。劇終之時,雖有些傷感,有些落寞,為田曉霞之死也為賀秀蓮之恙,但生活從來都不是盡如人意的,人生有苦難,也有悲歡,有沉重,也有離殤。我相信,孫少平會從失去愛人的陰影中走出來,找到一份真正屬于他的甜蜜;我也相信,賀秀蓮會好起來,孫少安的窯廠會越做越大,造福的村民會越來越多。人生中最沉重的一頁他們都已翻過,還有什么不能逾越的呢?
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父親以及那一輩人。父親應(yīng)該和孫少安兄弟算是同一輩人了,年輕時同樣經(jīng)歷了那樣一個荒唐的年代和迷亂的歲月,吃盡了人生的苦,承受盡了人生的磨難。父親兄弟姊妹五人,兩個弟弟,兩個妹妹,由于父親是長子,所以吃的苦也最多。兒時經(jīng)常聽父親給我們兄妹講述我們家族的苦難史,講他的成長經(jīng)歷。那時由于年歲幼小并不是很理解他所說的苦與痛,今天當我看到孫少安孫少平他們所經(jīng)受的生活時,我似乎一下子理解了父親當年的苦難了。
我清楚地記得父親跟我說過他那時最大的問題就是溫飽問題,由于家境貧寒(父親說那時我們的家是全村最窮的家庭),加上叔叔姑姑們年紀幼小,沒有勞動能力,全家僅憑爺爺、奶奶和十二三歲的父親的勞動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在那個瘠薄的年代,三個人的勞動根本解決不了一個七口之家的溫飽。父親說,那時一家人一天只吃兩餐,中午是沒有飯吃的,早晚所吃的飯基本都是稀飯,如果稀飯里面加點野菜或紅薯就算是打牙祭了。由于父親和大叔都在上學(xué),所以待遇在全家是最高的——一天三餐,不過中午吃的是早晨節(jié)省下來的稀飯,然后放在豬食里熱一下就吃。中午是不生火的,而且每人只有一碗,其他人(包括爺爺奶奶)都是不能吃的。即便這樣,那時的父親還是經(jīng)常餓得頭暈眼花,兩腿發(fā)軟,叔叔姑姑們更是餓的哇哇叫!父親說他那時最盼望的就是過年或喝喜酒,因為只有過年才能吃上肉,只有喝喜酒才能吃飽飯。
這樣的生活持續(xù)得太久太久了,父親說直到后來分田到戶,搞單干,日子才漸漸有了些許轉(zhuǎn)機。然后年輕的父親開始挑起家里的大梁,為此他什么苦都吃過,什么累都受過。我依稀記得在我年幼的記憶里總看見父親忙碌而又沉重的身影,為了這個家他挑過磚,擔(dān)過沙,扛過水泥,背過谷包,干的都是繁重的體力活。時至今日,年近花甲的父親還在和別人一起倒平頂。今天我們家的家境遠遠比父親年輕時好了很多很多,但這不都是父親用他的苦難他的沉重換得的嗎?
我想我的父親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在他的那個平凡世界用他的雙手、他的身軀、他的脊背以及他無盡的苦難撐起了我們這個曾經(jīng)飄搖而又辛酸今日溫暖而又幸福的家,構(gòu)建了屬于他自己的人生之巔,從這一點來說他創(chuàng)造了屬于他自己的不平凡。父親曾說過:在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比勞動所獲得的快樂更讓人滿足的了。這句話我此生銘記,并時時用它來勉勵自己,告誡自己要像父親一樣用自己的勞動書寫我的不平凡。是啊,生活就像一本苦難的書,蕓蕓眾生就是這書上的每一個字符,他們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塑成他們的美麗人生。平凡如我父親者大抵如此!
作者簡介
黃子祥,生于江西鄱陽——美麗的湖城,一座浪花上的城市,一個鳥語下的鄉(xiāng)村。八零后,現(xiàn)系江西省鄱陽縣第二中學(xué)高級語文教師,熱愛文學(xué),喜歡寫作。偶爾在《鄱陽報》及各網(wǎng)絡(luò)平臺發(fā)表一些隨筆,詩歌。
香落塵外管理團隊
主編:湛藍
總監(jiān):子寒
顧問:蔣新民 清風(fēng)明月 崔加榮
排版:強哥 鳳尾
審稿一組: 銅豌豆 柳外斜陽
審稿二組:連云雷 風(fēng)碎倒影 無兮
終審,校對:煙花 清歡
播音:從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過往云煙
稿費: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