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權(quán)本平臺發(fā)布
要有光
——讀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作者|青蓮
編輯|湛藍(lán)
那天周五,一個陽光休假的陰霾天,同屋的同事端著杯還冒著熱氣的咖啡,舉著本《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對我說,看看不?
這書,滿紙的溫柔與冷峻,便是一位普通父親滿懷深篤的愛與厄運交戰(zhàn)的無奈,以一字一句當(dāng)一磚一瓦筑起生命的墳塋為尊嚴(yán)落下悲欣挽歌的無奈。
讀《妞妞》,我快不起來,也停不下來。它每一個字里,都有父親拆著肋骨搭建的溫情世界。
|NO.1|
妞妞生于1990年4月20日22時48分,給他的爸爸媽媽帶來了無比的歡樂!就是這個惹人愛的孩子,未過滿月便發(fā)現(xiàn)雙眼多發(fā)性視網(wǎng)膜母細(xì)胞瘤!上帝的宣判是無情的,無數(shù)的檢查,專家的意見都永遠(yuǎn)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我們抱著妞妞走出醫(yī)院大門,站在街上,滿面淚水,我們不知道該去哪里,還有什么必要去哪里. "智慧敏銳,思考理性如周國平的哲學(xué)家,又何曾料到命運如此詭譎!任何透徹的哲學(xué)解說都改變不了確鑿的災(zāi)難事實!
是否手術(shù),其結(jié)果周國平與妻子雨兒都無法接受。哪一種死都是痛苦,哪一種天平可以衡量這痛苦的深重!妞妞的搖籃旁,我讀得到進退維谷時選擇的艱難痛苦與對于選擇的深刻思索。“選擇的困境包含兩個要素:第一,選擇不可逃避;第二,可供選擇的方案均不能接受。”面對這種情境,他自心底迸發(fā)出熱切地呼喊——“不,都不!”此時的文字已是沉重,自從選擇了不動很可能無謂的手術(shù)后,他們便再無選擇的機會。“兩害權(quán)衡取其輕”,可是最終所承受的卻總是最重。選擇所帶來的后果有如沉重鉛塊,將文字拉向愈發(fā)灰暗的深處。“絕望的親情”里,無以復(fù)加的疼痛剝蝕著初為人父的心,這痛不是缺憾,不是美中不足,竟是完美一下子被整個兒毀滅!一個如同天使般的嬰兒,剛出生便患了絕癥,面臨癌癥的折磨和死亡的結(jié)局,上帝啊,她還沒有開始的一生是失去還是未曾得到?!
“身陷災(zāi)難的深淵,我已不復(fù)理解那些為自己孩子的小缺陷遺憾的父母們。小病小災(zāi)簡直是福,是與我無緣的人間喜劇。”這冷凝的筆觸啊,埋進了多少這位哲學(xué)家父親愿“讓隨便哲學(xué)死去”而換女兒活著的辛酸與無奈啊……
妞妞
周國平
| NO.2 |
“磕著了。”“磕著了。”妞妞發(fā)病疼的時候就說“磕著了”。一個不諳世事的嬰孩在極度的疼痛折磨中,也只會說“磕著了……”她的哭訴揪疼的何止是她父母的心,她父母的心又何止是疼痛……
她喜歡聽音樂,喜歡說“爸爸疼妞妞哭。”音樂沒了,爸爸想辦法。天黑了,下雨了,爸爸想辦法。妞妞磕著了,爸爸想辦法。她在劇烈的疼痛中記起這個詞。她相信爸爸永遠(yuǎn)會有辦法的。可是,音樂沒了,爸爸有辦法,天黑了下雨了爸爸有辦法,妞妞疼了,爸爸除了疼,卻沒有半點辦法……無奈啊!爸爸的陪伴成了她生活中的一個必要又無用的謊言……這讓一個父親情何以堪!
惡化——生命力的暫時復(fù)元——更為嚴(yán)重的惡化……病情起起落落,父親的心亦是極大起伏。可是乖巧天真的妞妞怎知自己的病痛原來是由癌癥引起?每次突發(fā)的疼痛,都化為她口中的“磕著了”。簡簡單單的三個字觸到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引起一陣陣地苦澀焦?jié)猓突侧ㄆ=K于,在父母艱難的訣別里,妞妞安靜離開,與秋日的落葉一起凋零,而他與她,在堅強地面對苦難,在深情地陪伴了18個月之后,只能在妞妞的照片和花束前慟哭……
我無法揣測這位父親內(nèi)心此刻的心情,或許只有他說的那句話才有那么些力度來描繪——“一切美化苦難的言辭是多么浮夸 , 一切炫耀苦難的姿態(tài)是多么做作。”
“妞妞死于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七日下午五時。”簡潔的幾個字,包含的無奈、苦痛,悔恨和不甘,誰人能解?!
“有誰能告訴我,為什么世界還在,我還在,而你卻不在了?”這竭力的吶喊和質(zhì)問誰來回答?!
“你在時,我抱你抱不夠,因而覺得時間太少。你走了,我的懷里空了,突然發(fā)現(xiàn)時間毫無用處,我不知道拿這么多時間來做什么。也許時間只有一個用處,它會幫助我——不是幫助我忘卻,而是幫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這無盡的不舍與慟切誰與共情?!
人生如夢啊,人生卻不是夢,誕生和死亡無一例外的沾滿著血污,而這血污不是仰望星空的眼睛回避得了的。對于這個世界,妞妞的病,妞妞的死,以及這個小家庭的苦難真的不足以改變什么。然而對于她的父母,她的家庭,這是百分之百的災(zāi)難,避無可避。
此刻,我心如刀絞。緩緩地從書中抬起早已婆娑的淚眼,望向那溫柔蒼茫的沉沉暮色中,萬家燈火漸次亮起……那“亮亮”,是爸爸告訴妞妞的,它曾是妞妞歪著腦袋遍尋的快樂。然而,今天的“亮亮”哪一盞是來安慰妞妞的!時間不停歇的往前過,它不會為一個嬰兒加注哪怕一筆一字,除了她的父親。一個小生命的病痛和毀滅,對于這個世界真的不足為奇!
妞妞
周國平
| NO.3 |
一個父親守著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這種場景雖異乎尋常,卻令人心碎地發(fā)生了。
對于周國平來說,這本書不僅僅為已逝的妞妞而寫,也是為自己。一個曇花一現(xiàn)般的小生命會有多少故事呢?可是對于他本身而言,妞妞的故事卻是生命中最美麗也是最悲慘的故事。那種在死亡陰影籠罩下?lián)嵊畠旱膼郯Ы患拥男木痴缢约核f:“我在搖籃旁兼墓畔邊思考。”
人生不可挽回的事太多,古往今來,天災(zāi)人禍,留下過多少傷疤,如果一一記住它們的疼痛,人類早就失去了生存的興趣和勇氣。每個人一輩子需要克服的太多,有時是外界,有時是自己。
周國平坦言,寫下這本書,是為了卸下壓在心頭的沉重的思念,朝前走。
“上帝說,要有光。”
于是就有了光。
歷盡苦難的人,從死蔭的幽谷重返人間,淚流出來,有時是為被摧殘,有時是為見證生命不折不屈的力美。
破曉刺透黑暗,薄暮覆蓋大地。蒼穹之大,正映照著粒子之微,一個人那點兒熬盡一生的幸福或悲傷,忽而沒聲息地沉入了水。在撲面而過的光陰里,每個人的記憶和情感都在次第風(fēng)化,我更加理解了周國平為自己的女兒寫一本書的心境。妞妞在塵世的五百六十二天,被父親以紀(jì)實的方式寫成了生命的挽歌,這是回應(yīng)命運暴虐與無常的最積極的選擇,可以讓妞妞因為《妞妞》而在世上永恒。
誠然,讀者中還會有人追問這書的意義,當(dāng)年的文藝報記者陳荷說:“作為妞妞的生父,周國平有著許多難以超越的親子之情,所以,他不可能奢談意義。而作為沒有妞妞的我們,又無從超越,渴望通過意義引渡我們。這才是我們的痛點……”這話認(rèn)同了一個父親以筆為刀為生命的尊嚴(yán)同命運展開肉搏戰(zhàn)的意義,揭開了在親情,苦難和命運交叉的難題中,在時代表層的繽紛光色下面,深藏在普通人心中的對生命本身的無言關(guān)切。
一個父親,一個女兒,一個度著光陰,一個永遠(yuǎn)一歲半。這或許便是意義。在這個過于喧囂的世界里,沒有意義也是意義。只是,需要一抹真情來沉淀每個人的心罷了。
你是否能夠一直聽見一個聲音:要有光。
作者簡介
青蓮:教書人,喜歡寫字。安靜生活,隱秘生長。
我們的團隊
主編:湛藍(lán)
排版編輯:綠腰 強哥 ETA
審稿編輯:童話 銅豌豆 一池萍安
終審,校對:煙花 清歡
配樂:羅晚詞
稿費:湛藍(lán)
總策劃:林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