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暗戀古曉臣很久的美女律師終于攤牌了,“我長得比她好看,學歷也比她高,為什么你會選她不選我?”
古曉臣說:“你試過給最愛的人做晚飯嗎?”
美女律師說:“從小早中晚餐都是保姆做的,為什么我要自己做?”
古曉臣說:“這就是我選她的理由,我要的只是回家后有口熱飯吃。” 在他眼里,會做一桌好吃飯菜的林小小,才最美最好看。
這一段,讓我徹底明白,婚姻生活和談戀愛不一樣。婚姻不是因為你長得好看,或者好學歷,好工作,而是你需要的對方剛好都有。
婚姻是彼此滿足對方的需求。
不要再說“你愛我,你就要接受我現在的樣子。”實話實說,這句話有種道德綁架的嫌疑。
婚姻往往需要雙方妥協,而不是一方妥協,一方承受。
談戀愛的時候都是彼此頭腦發熱,你不反對吧?僅憑著一張臉,一張高顏值的臉,就能讓你忽略了對方的種種缺點,所以談戀愛當然可以說:“你愛要不要。” 但婚姻就不一樣了。
婚姻僅靠著長得好看,太沒誠意了,確實難以經營,為什么?原因我就不說了,太多人說過了,內容挺全的,我再說就俗了。
我直接告訴你一些有用的吧。
好的婚姻,像一次長期的合作,怎么合作?就是給予對方所需要的唄。
就像做生意一樣,把婚姻生活看成是一單生意,我需要技術,你需要錢,你有技術,我有錢,那你給我技術,我給你錢,不就成了。
不難理解吧?舉給俗套的例子:
一個賺錢養家,一個市場買瓜,我們各有各的責任,各有各的需要,彼此滿足。當然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時候需要你們彼此之間進行調和,畢竟選擇站在同一個戰線,你們就該互相支持,成為彼此的后補。
當然,好的合作,還需要點精神支持,偶爾給對方一句好的夸贊:“你做的飯最好吃。” “你今天辛苦了。” 讓對方覺得這一切,都值了。
所以,滿足對方的需要,是實際上的支持,也是精神上的支持。
愛該不該計較需求?
我相信會有人反對,他們一定會說,婚姻是因為愛情,而愛情是不能計較,對方能給予你些什么。
我同意,婚姻當然是因為愛情,如果你不愛對方,不喜歡對方,又怎么會和對方結婚?但愛當然要計較。
婚姻中的愛該怎么表現?
你生病了,我只用言語關心你,讓你多喝點熱水,而不是帶你去看醫生,不給你買藥。我只是說甜言蜜語,而不給你家用,你怎么看?“耍流氓。” 對吧?
假如愛,就是我應該理解你不工作不賺錢,和我應該理解你每天在家但不做飯,那就太負能量了。
正能量地表達愛,恰好就是努力去滿足對方的需求,因為愛,你生病了我帶你去看醫生,照顧你關心你,努力去賺錢讓你過更好的生活。因為愛,我上班很累,回到家,你已給我做好飯菜,這才是真正的愛,不是嗎?
如果達不到這點需要,說我真的愛你,你信嗎?有點玄對吧?
當然愛是雙方妥協,所以計較需要也是彼此的。
你想要對方滿足你的需求,那你也必須滿足對方的需求。長期一方滿足,一方不滿足,這些違背常理的婚姻,不能長久。
所以說,結婚之前,你就該好好想想,你能不能滿足另一半的需求,而另一半能不能滿足你的需求。
總結一下:
1.長久的婚姻生活,一定是彼此滿足對方的需要。
2.結婚之前,你就該計較你們彼此的需要。
3.我們每當談到愛的時候,其實都是在談需要。
PS:你大可問一問你的另一半,“怎樣才算愛你?”
他(她)一定會告訴你:
“多花時間陪我,對我要有耐心,晚上少點出門,下班早點回家……”這些都是需要,都是需求。
談戀愛是因為互相喜歡,婚姻就是彼此需要,長久的婚姻就是兩個人在不斷需要。
滿足需要不是俗氣,而是婚姻長久的道理,是現實,是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