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于女士,39歲,陰道不規則流血2月余,就診日:2016年04月01日。
主訴:陰道不規則流血2月余。
現病史:2月余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陰道流血,量較多,約為既往經量的2-3倍,伴血塊,持續20余天。43天前于威海市立醫院就診,婦科B超結果報告:子宮內膜厚度11mm。后患者于外院口服“中藥治療”(具體不詳),陰道流血逐漸停止。1月前再次出現陰道流血,開始5-6天量較少,約為既往經量的1/3-1/2,后逐漸增多,最多時約為既往經量的2-3倍,伴血塊。自服中藥治療(具體不詳),陰道流血較前減少,現稍少于月經量。
月經、婚育史:平素月經規律,14歲初潮,5-7天/25-27天,經量正常,無痛經,LMP2016年1月31日,PMP2016年1月4日。24歲結婚,G3P1L1A2,2000年足月剖宮產一女嬰,體健;早孕藥物流產2次,避孕套避孕。
既往史:既往體健,否認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否認肝炎、結核病史及密切接觸史。2000年于乳山當地醫院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無輸血史。無藥物及食物過敏史。
體格檢查:
T:36.7℃,P80次/分,R17次/分,Bp118/80mmHg。發育正常,無貧血貌,皮膚粘膜未見瘀點瘀斑。心肺聽診未聞及異常,腹軟,下腹部無壓痛、反跳痛,移動性濁音陰性。
婦科檢查:外陰發育正常,陰道通暢,內有少許血跡,宮頸光滑,子宮后位,正常大小,活動可,無壓痛,雙側附件區未捫及異常。
輔助檢查:
1. 盆腔彩超(2016-03-29):子宮后位,形態規則,大小71×58×59mm,肌壁回聲均勻。于子宮后壁可見兩低回聲結節,大小約7×5mm,邊界清晰,內回聲尚均。子宮內膜無偏移雙層厚度18mm,回聲不均。宮頸可見數個小囊,大者約11×5mm,左側卵巢24×11mm,右側卵巢32×20mm。
2. 性激素(2016年04月01日):E2 258.2 pmol/L、FSH 5.59 mIU/ml、LH 15.51 mIU/ml、P 2.08 nmol/L、PRL 20.94 ng/ml、T 0.750 nmol/L。
3. 宮腔鏡檢查(2016年04月01日):鏡下見宮頸管形態內膜基本正常,宮腔深7cm,內膜明顯增厚,可見少量血管走行,雙側輸卵管開口未見。鏡下診斷:子宮內膜增厚。
4. 尿HCG(-),血常規正常。
思考問題:
1.本病例特點有哪些?需要再行哪種檢查?
2.根據患者病史、體檢結合輔助檢查,此病例可能的診斷是什么?對于“異常子宮出血”歸屬于中醫學“崩漏”范疇,中醫對于此病該如何治療?
問題1:本病例特點有哪些?需要再行哪種檢查?
該患者陰道不規則流血2月余,且量多,B超結果報告:子宮內膜厚度18mm,回聲不均,有剖宮產史,宮腔鏡檢查也報告子宮內膜增厚,無子宮憩室。故為排除是否存在子宮內膜病變,需要行診斷性刮宮術,送病理檢查。
問題2:根據患者病史、體檢結合輔助檢查,此病例可能的診斷是什么?對于“異常子宮出血”歸屬于中醫學“崩漏”范疇,中醫對于此病該如何治療?
(1)可能診斷:AUB-O
該患者病理結果回報: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過長
最后根據患者病史、體檢結合輔助檢查,明確診斷:AUB-O。
(2)在中醫學中,一般突然出血,來勢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來勢緩,血量少的叫漏。崩漏屬常見病,常因崩與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變纏綿難愈,成為婦科的疑難重癥。
主要病機是沖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引起沖任不固的常見原因有腎虛、脾虛、血熱和血瘀。
治療應根據病情的緩急輕重、出血的久暫,采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靈活運用塞流、澄源、復舊三法。
第一步止血:治崩宜固攝升提,不宜辛溫行血,以免失血過多導致陰竭陽脫;治漏宜養血行氣,不可偏于固澀,以免血止成。本患者陰道流血量多,考慮為“崩中”,故治療要固崩止血,用藥健脾益氣,固沖止血,如固沖湯(《醫學衷中參西錄》):白術、黃芪、煅龍骨、煅牡蠣、山茱萸、白芍、海螵蛸、茜草根、棕炭、五倍子,配以補腎滋陰中藥,如熟地、阿膠等。類似西醫中應用氨甲環酸或激素或刮宮止血。該患者采用刮宮止血。
第二步澄源:在塞流的同時,一定要找準病因,是脾虛、還是腎虛、還是血瘀、血熱為主,針對引起崩漏的具體原因,采用補腎、健脾、清熱、理氣、化瘀等法。類似于西醫尋求是PALM-COEIN系統中哪一種類型,但說法不一樣。該患者刮宮送病理,診斷AUB-O,結合其性激素結果,考慮因無排卵由雌激素刺激所致內膜增生過長,故應用孕激素轉化內膜分泌期。
第三步復舊:即是調理善后、調理周期。歷代諸家都認為崩漏之后應調理脾胃,化生氣血,使之康復。近代研究指出,補益腎氣,重建月經周期,才能使崩漏得到徹底的治療。“經水出諸腎”,腎氣盛,月事才能以時下,對青春期、育齡期的虛證患者,補腎調經則更為重要。當然復舊也需兼顧澄源。辨病因以復舊。對于該患者要要應用后半期療法,服用甲羥孕酮調整周期,連用3個月。
以上3個時期都可以中西結合治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