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中的利害(共六篇)
這是匯總系列文章的索引文,方便鏈接查找。
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談判建議,
你得表現得再強硬一點!
談判中的“強硬派”似乎總是談判中更占優勢的那一方。
這句話只對了一半。
談判永遠圍繞著兩個因素,一個是人,一個是利害。
對“人”,我們的態度要“軟”;
而對“利害”,我們的態度應該要“硬”。
談判中對“人”和順,不卑不亢,可以保證一個良好的談判氛圍,為互利的談判協議打下基礎;
談判中對“利害”強硬,堅定不移,可以促使談判過程更有效率,可以激勵對方一起集思廣益,構思巧妙的協議。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把之前的某一個系列推文做一個匯總,方便查找鏈接。
“談判中的利害”系列,是“談判飛越術”的第二個系列推文,這個系列共有六篇。
天下之談判,皆逃不開“利害”二字。
何謂“利害”?
利益,損害也。
你在談判表面看到的,也許大都是雙方爭執不下的“立場”;
但在背后起主導作用的,永遠是談判者的“利”或“害”。
在這個系列里,我們圍繞著“利害”這個話題展開討論。
你將會看到,
為什么“立場”總能遮擋住談判者的“利害”,而讓我們泥足深陷?
我們該怎么尋找“立場”背后的那些“利害”?
“利害”關系到底有多復雜?孤立的談判關系是否存在?
人的“利害”到底是不是“錢”?
五個有效戳中“利害”的戰術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