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到賬就“轉(zhuǎn)移”到微信、支付寶,表面上看銀行失去了最低籌碼的存款,其實最吃虧的還是儲戶。
儲戶之所以工資到賬就轉(zhuǎn)移到微信、支付寶無非是看中了微信的零錢通、支付寶的余額寶和余利寶。
拿?1萬?元?工資?舉例:
1萬元?存在??銀行?,按照??0.35%的活期利率?,1萬元?年利息?35元?,每天?的利息?只有?0.096元?。
1萬元?存在支付寶?,按照?2.07%的?利率?,1萬元?年利息?207元?,每天?的利息?是?0.58元?。
1萬元?存?在?零錢通?,按照?2.03%的利率?,1萬元?年利息?是?203元?,每天的?利息?是?0.57元?。
目前?很多?銀行?一年?定期?的利率?僅?1.75%,如果?中途?需要用錢?,把?一年期?提前?取出?,也?只能?按照?0.35%的活期理財?計算收益?,非常不劃算?。
?對于?儲戶來說?一年?期?及?以內(nèi)?理財?,把錢放在?支付寶?或?微信?比??放在銀行?不僅利率高,還可以隨取隨用,方便?快捷?利息?也滿意?。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把錢工資都轉(zhuǎn)到在支付寶?或和微信?,從?長期來看?并不是最佳選擇?。
1.增加個人向銀行貸款的難度。
一個人的收入流水是銀行判定借款人還款能力的重要依據(jù)。
工資到賬就轉(zhuǎn)到支付寶和微信,銀行的風(fēng)控系統(tǒng)會認(rèn)為借款人并非銀行的優(yōu)質(zhì)客戶,從而降低客戶的信用等級,導(dǎo)致借款人無法順利貸款。
有人會說:支付寶、微信借錢太容易了,分分種到賬。但普通人向支付寶和?微信大額貸款很難,而且貸款利息要比銀行高一大截。
2.增加?個人?財富?積累?難度?。
支付寶?和?微信?綁定了?各種?消費軟件?,讓消費?變得?無感覺?,存錢?變得越來越難?。
如果?把錢?存?銀行?定期?,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支出?,而?隨取隨用?的?支付寶?和微信?消費?,卻不會給?人?消費?猶豫期?,導(dǎo)致?不必要?的?浪費?。
3.支付寶用不好,不僅沒有收益還可能帶來本金的虧損。
支付寶經(jīng)常搞一些紅包活動,用戶在不知不覺中點開了支付寶很多頁面,而購買基金就是很多人踩的雷。
很多人不懂基金,在沖動和誘惑下買進基金,在面臨虧損時,又在恐慌中割肉賣出,不僅沒有賺到錢,還虧損了本金,真的是得不償失。
?把錢存在銀行,你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作為80后,我更愿意把錢放在銀行。
1.把錢放在銀行安全省心。
在我國所有的正規(guī)銀行都必須加入存款保險,個人在一家銀行的本金加利息不超過50萬,即便銀行破產(chǎn),也可以由保險公司全額賠付。
2.銀行有不錯的理財產(chǎn)品。
大家只看到了余額寶和零錢通的收益高于銀行活期,其實很多銀行的理財產(chǎn)品同樣可以隨時存取,而且收益率高于余額寶和零錢通。
現(xiàn)在手機銀行非常方便,所有操作都可以在銀行的手機銀行完成。
一些銀行的活動也非常給力的,例如:交100元話費,隨機?5元—20元。
很多手機銀行轉(zhuǎn)賬(包括跨行)都沒有手續(xù)費,而支付寶、微信提現(xiàn)都需要0.1%手續(xù)費。
3.更容易積累財富。
發(fā)了工資,我會把工資的1/3轉(zhuǎn)到“存錢卡”上,然后再把工資進行分配。
我的20萬存款的大半都是按照這個儲蓄方法強制存下來的。
工資到賬存到支付寶和微信,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每個人的工資金額不同,財產(chǎn)情況也不相同,在理財方面也有自己的方法,至于向銀行貸款是否順利,還要根據(jù)銀行的制度和?儲戶的個人情況而定。
把錢放在銀行還是支付寶更是一種習(xí)慣,當(dāng)你對銀行多一些了解,會發(fā)現(xiàn)把錢存在銀行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