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命運從遠古就是糾纏在一起的,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地中海文明的文化互動。古中國文明或者說漢字文化圈構成文化大區,它與古印度文明也存在經濟、宗教和文化互動,并通過絲綢之路與中東以及羅馬世界發生聯系,由此獲得了與世界文化發生全方位文化互動,獲得了全面吸收人類文化的優秀成果更新自身文明的契機。
文明的互動互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和通道,人類思想成就和物質成就的匯聚與整合是文明進步和文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創建了一個完整的、既指向人類社會研究也指向自然研究的、有著統一標準的、合邏輯的、內在一致的知識體系。
老子,佛陀,耶穌,默罕默德,蘇格拉底,孔子等人文先知超越時空的溝通對話,柏拉圖,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張衡,祖沖之,沈括,李時珍等巨匠對真理的科學追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包含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
人類歷史的發展從來都是依照宇宙的演化規律在演變,而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自然的力量才創造了宇宙的和諧與自然的平衡。人文與科學的結合,理科與文科的熔融,思想與智慧的相知,它們如同山脈一樣巍然相連,給我們帶來高貴的尊嚴、深沉的力量和前行的勇氣,讓那些蒙塵的心靈清新自然,光潔明亮。
自然界的很多事物遵守一種相同,或可以相轉化的規律,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很多內容。自然界的很多事物都是相通的,但它們是怎么相通的,為什么相通,按什么規律?藝術性,怎么才叫藝術,同時什么是科學性,這些知識必須在一種知識體系里才能表述清楚。
這個知識體系還必須是開放的,動態的,科學的,可論證,可質疑,可實用,有效的。真正的英語思維,《英語思維》(石海浪著)被讀者譽為現代版的道德經,科學表述各種相同,各種不同,各種轉化,各種辯證的知識體系,成為貫通和聯結起人類知識文化的橋梁和紐帶。是橋梁和紐帶,溝通宗教與科學,溝通古代與現代,溝通東方與西方,溝通我們人類的意識與無意識,去表征組成的內在世界,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思想奔放而承前啟后。繼古圣百家之所長,開放胸懷融東西文明之精粹,破愚昧之桎梏,匯科學之精華,承真理與天下。科學思維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善讀可以醫愚,多讀、多學,就是前途的保障。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正是這種養料,成就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
以上內容來自《英語思維》(石海浪著)課堂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