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都喜歡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種點菜,一是為了吃起來方便;二是也可以美化環境,尤其是夏天,門前屋后,瓜果蔬菜藤蔓環繞,風景非常的美。但怎么樣才能種好菜?民間流傳著很多種菜的諺語,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條。
1、沙地蘿卜肥地菜,稀種蘿卜密種菜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蘿卜比較喜歡土質松軟、排水性能好的沙土地,蔬菜比較適合肥沃的土壤。在種植蘿卜時,不能稠密,避免降低產量,因為蘿卜是根莖類蔬菜,隨著生長,它的根會不停膨大,常見的白蘿卜種植株距一般是20cm左右,行距一般是30cm左右。
2、深栽茄子淺栽蔥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栽茄子的時候,要栽的深一些,反之栽蔥的時候,要栽的淺一些。其實不管是深栽還是淺栽都與作物生長習性有關。
茄子屬于無限生長型植株,隨著生長,它的地上部分越來越發達,生出很多分枝和果實,如果栽得淺了,就會出現頭重腳輕的現象,造成倒伏,影響產量;蔥屬于淺根系作物,適當的淺種可以使根部的土質疏松、通透,有利于水分快速排出。
3、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蔥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白菜和蔥對于水的需求量是不同的。白菜是喜水的,而大蔥卻是耐旱的,這也說明這兩種蔬菜的習性。因此在種植的過程中,要掌握好方法。
4、番茄能結五六層,打去頂尖莫心疼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種植番茄的時候,由于番茄和茄子一樣屬于無限生長型植物,它每長一層葉子,就會開一次花,結一次果,如果任由其生長下去,那么植株的營養就會缺失,因此要采取優生優育的政策,在番茄長到五六層的時候,將它的頂端剪掉,使營養充分供應給剩下枝條,這樣種的番茄才會好吃。
5、黃瓜愛水,絲瓜愛藤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黃瓜產量高需水量大,種植的時候需要的水多些,但要注意的是黃瓜雖然喜水但不耐澇,因此不能一味地多澆水;絲瓜屬于藤本植物,具有蔓長、葉片多、攀附性強的特性,種植的時候,需要給它搭一個支撐架,不僅可以改善絲瓜通風透光條件,還能促進瓜果膨大,幫助其生長。
6、芫荽不熱不種,不冷不弄
芫荽也叫香菜,耐低溫大概零下1度到以上3度都可以適應,但是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就是17度到20度,一般的時候,秋季和春季只要溫度合適,就可以種植。
7、蔥怕雨,韭怕曬,楊樹開花種莧菜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蔥具有耐旱不耐澇的生長特點,因此不怕雨水多;韭菜性喜冷涼,因此不怕雨水卻怕旱;而每年楊樹開花的時候,就應該種莧菜了。
8、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
這句農諺里的“九”,是指指的是“數九寒天”,意思是說種植大蒜以不出“九”為好,一旦出了數九寒天,栽種大蒜就很容易出現獨頭蒜。
9、要種四季豆,不在清明后
這句民諺是說,種植四季豆不要在清明后種植,一般早春的二月底三月初都是四季豆播種的好季節。
10、姜在地下長,土里要干爽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生姜的根系不發達,耐旱抗澇性,因此在種植的時候,要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最好選擇坡地和稍陰的地塊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