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舞臺上,我們既是演員又是觀眾
喜歡一個人坐在自家的陽臺上,或靜靜地喝著茶,或專心地看著書,或默默地想著心事。一切都顯得那么的悠閑自在,心境也隨之恬淡開闊。此時此刻,什么都看得開了,什么也都放得下了,生命中曾發生過的失意和遭遇過的傷害都變成了前世的煙云,今世的記憶里只殘留了些許的瘢痕。
沒有了嘈雜,也沒有了是非;沒有了不想說的話卻必須說、不想應付的事卻偏要應付的無奈;沒有了不想看見的生人卻在眼前晃來晃去、最怕見到的熟人卻不期而遇的尷尬……有的只是自己所喜歡的靜謐和恬淡。
茶的清香在四周彌漫,香氣撲鼻,令人心醉。癡迷中仿佛有一位超塵的仙人飄然而至,清雅地坐于對面,與我一起品茶暢談,在沉靜和傾訴中,久抑了的心情此時終于得以釋放。
屋里的時鐘滴答作響,窗外有清風飄過的輕音,時光在靜靜地流逝。已成為知己的我們相視而語,會心而笑。有淚便順著臉頰滴入清花瓷杯中,流淚是因為感動,感動于真情與共,感動于心境相同,感動于風雨了幾十年竟忽然間擁有了一個知己。
時日久了,倒覺得什么都有了,什么也不缺。但是,我們的生命卻在漸漸走向枯萎,日子也漸漸變得無聊,心情自然一日勝一日地黯淡起來。這時候我們才真正明白,擁有一個關懷、理解而又眷戀自己的人,能夠坐下來靜靜地傾聽自己的訴說,對于自己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啊??墒?,世間萬事皆好求,唯有知己最難覓,女人好像天生就是孤獨寂寞的。
看看左鄰右舍的人們,整日四處奔波,為身外之物而心忙。心忙者,或醉心于功名利祿,或追求于聲色犬馬,又或兼具二者。為此四方鉆營,鉤心斗角,殫精竭慮,活得很累。由于太多的牽涉和羈絆使原本豐盈的生命日漸憔悴了。白日為房子、票子、職務之類的東西削尖了腦袋去周旋,晚上本該剪燭西窗,但浮躁的心又被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所俘虜,沒心思再去觀賞落霞和孤鶩是否齊飛了。
當然,也有的人重于修行,他們此生不渴望嬌艷的鮮花,不渴望醉人的掌聲,而是追求生命旅程里的平靜和平靜中的從容與淡泊。遺憾的是,能修得如此從容淡泊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久在嘈雜環境里生活,身心遲早會生出毛病的,自然渴望獨自在虛幻與現實織成的隧道里尋覓著寧靜。一個人遠離喧鬧,讓良知回歸,心靈放松,這種環境和時刻不是隨時隨地都能遇到的。拋棄些外在的負荷,走進大自然的懷抱,心境自然會少些浮躁,多些沉穩,少些喧嘩,多些安寧。
想世事無常,而不如意事常有。能有今天這樣一種淡泊寧靜,從容平和的心態,確是一種際遇,也是一種收獲。如果我們總是能擁有這樣一份心情,那絕對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了。
在人生舞臺上,我們都有既是演員又是觀眾的雙重身份。但是我們原來不清楚,現在才逐漸明白,誰也不必指望自己永遠有旁觀者洞悉一切的清醒,誰也不會隔岸觀火而無休無止地盡情表演。我們可以看風景,因為有時我們也都是風景。
世事和人事原本是非常簡單的,卻被人為的復雜化了。一片云在飄,是風動?是云動?其實就是人的心在動。也許是人們的營養有些過剩,也許是人們的頭腦過于發達,也許是人們的心率不斷加快,于是,簡單的變復雜,復雜的不知所云。于是,我們趨之若鶩而迷失自我,強作獨醒而自命不凡,隨波逐流而樂此不疲。難怪人們總是抱怨“人活得真累”,如果我們的心老是吊著的,你說他能不累嗎?
也許我們有著原地轉圈的曾經滄海,也許我們背負著曾經處心積慮的浮躁,仔細想來,遮斷我們望眼的其實不是無辜的層云,而是我們蒙蔽的名利心;模糊我們視線的不是被冤枉的風景,而是我們沒有擦亮的窗子。此時我們似乎有了些許的頓悟,其實更多的還是懵懂。
我們曾經是簡單的,簡單的如同一加一等于二。從蒙昧的遠古走到今天,在平等的眾生中直立而行,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派安寧祥和。而今,我們的身體中擁有了力量而不再柔弱,我們的行囊中增加了錢財而不再羞澀,我們的聲音中充滿了驕傲而不再慈祥,我們的情緒中融入了自負而不再平和,我們懼怕造化而一定要去主宰造化,我們的確不再是那么簡單了。
讓人事回歸純凈,讓世事回歸本真,我們完全可以重新回到簡單。就像現在的我,放下一切,靜坐窗前,看花開花落,望云卷云舒,讓心靈放逐,任思緒飛揚,若有所思而不作他想,自由自在,安之若飴。
我明白,這不過是有限智慧中那一絲靈光的突然閃現,也知道,這樣的片刻寧靜不會長久而獨自珍惜,這大概也算得上一次真正的頓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