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夠劃船不用漿,誰能夠揚帆沒有風向。誰能夠離開好朋友,沒有感傷,我可以劃船不用漿。我可以揚帆沒有風向,但是朋友啊。當你離我遠去,我卻不能不感傷。”當我聽著光良的《朋友》一曲,偶然想寫朋友這個話題。
俗話說:“朋友是可以選擇的家人。”人是典型的群居動物,除了需要親情、愛情外,友情也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傾聽我們的心事,分享我們的快樂與憂傷,伴隨著我們成熟。
孔子說要交“友直、友諒、友多聞”,這是從朋友的為人脾性上討論。我認為朋友最重要的一點是“共情”。簡言之,就是要有同理心,當聽到你的快樂,和你一起快樂;當聽到你的憂愁,分享你的憂愁。
為什么我要強調這一點呢?人是情緒化的動物,需要情感的依賴。朋友是我們最好的傾訴對象,很多我們不能和家人、愛人說的,我們可以和朋友分享。朋友是我們的精神支柱,扮演著導師,理解我們的感情起伏,為我們指點迷津。當你很快樂地和一個朋友分享你的喜事,而對方冷冷地回答:“知道了。”你做何感想呢?恐怕你不會再和他多說一句話。相反,當你遇到不順遂的事情,需要對方安慰時,對方漠不關心,沒有任何回應,試問你還愿意和他繼續做朋友嗎?
其次,我認為交友最好要“門當戶對”。《陋室銘》里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這里說的“門當戶對”,是指在學識、見識、愛好等方面有共識,能有共同話題,而并非說地位、金錢等相當。當我腦海浮現伯牙彈高山流水,鐘子期在那里嘖嘖稱奇;馬克思艱難地寫著他的理論著作,恩格斯與他共同探討,還無條件地接濟他的生活;當李白與杜甫這對忘年交壯志未酬,借用詩歌聊以安慰之時,那是多么美的和音啊!
然后,交友要誠心,不能報著功利心,以利益為聚的,終會以利益散的。我所羨慕的是王安石與曾鞏的友誼。當王安石沒有受到朝廷重用之時,作為落榜身的曾鞏屢次寫信給朝廷,隆重地推薦,附上王安石的文章,誠懇地為朋友開辟官場之路,這一份誠摯的情誼是多么難能可貴啊!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是多少人共同期盼的事情呀!當我們翻閱著各種典籍,感動著歷代名人友誼佳話,我們又該做什么呢?我認為不斷地提高自身修為,做別人值得交的朋友。當我們的興趣愛好廣泛,就會與更多人有共同話題,漸漸地我們的朋友圈子也會越來越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我們要長一對慧眼,識別生活、職場、網絡等虛偽的朋友,與他們保持距離或者少聯系。他們通常借著“朋友”名義稱兄道弟,企圖博得你的同情、憐憫心,然后問你借錢、尋求幫助。“用時有人,無事無人”這種人你根本不需要把他放在眼里,簡直不值一提。對于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一味地要求你付出,卻從來不反思自己的人,最好也敬而遠之。還有對于那些所謂“兄弟”,當你落難或者需要安慰時走開的,你也就當作沒認識過吧!
在找朋友的道路上,我們難免會吃藥,跌幾個跟頭也沒什么大不了。我們也不要一味地求多,而忽略朋友的質量。畢竟朋友不是集郵,不是越多越好!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