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人的煩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想的太多,而讀書太少。的確如此,因為讀書少,我們的眼界太窄,容易局限于自我的小圈子里,固步自封,一葉障目,在自己的價值觀中翻滾折騰,對于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
生活中有這樣真實的案例,街上經常有各種小商販向過往的老年人兜售什么神奇的洗衣水,奇妙的靈丹妙藥,尤其是18線小城市,但是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知識,就能很快分辨出這屬于忽悠,一些奇怪的顏色的變化,很可能就是一個簡單的化學實驗,一些買東西返現,有可能是放長線釣大魚,如果我們平時多讀書看報,這樣的騙局很容易看出來。
也有一些年輕人參加國考,比如在考教師資格證的時候,會有面試,面試是考驗一個人應變能力的試金石,尤其是最近兩年的結構化面試,沒有模板和固定答案,有時候可能還會問到最近在讀什么書,這些書對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這時候不愛讀書的人可能就會張口結舌。
無論什么時候,讀書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做到,利用閑暇邊角時間來讀書,假以時日,日積月累,就會有很豐的收獲,讀書可以使人的格局變大,在書的潛移默化中,可以完善強大的內心,在滾滾紅塵中,才不會迷失自我。
在書中,我們有時候可以找到心靈的知音,書無論什么時候也不會被判你,永遠是你最好的朋友,尤其是看到能引起共鳴的句子,哪怕和作者隔著千山萬水,也仿佛是一個老友坐在對面,互相傾聽彼此。
當我們覺得生活枯燥無味時,說明我們應該開始讀書了,讀書有最好的治愈功能,當我們的內心被書本充斥的時候,其他雜事就沒有容身之地了,當我們內心開滿鮮花的時候,野草就無處生存了。
而天堂,是同樣的餐桌和勺子,不同的是每個人都在用勺子喂旁邊的人吃飯,因為互相幫助,他們都很愉快的進餐。
何謂天堂,何謂地獄,不同的是人的心境,都在轉念之間。有這樣的名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個進步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進步,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是美好的人間。
我們讀書的目的,是將我們自己變得更加美好,尤其是當我們身處逆境,覺得生活亂成一團麻的時候,我們自己依靠我們內在的力量,向更好的生活靠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