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如今社會里,好的學歷已經成為了敲門磚。今天的這位大專女生挑戰這個規則,最終還是失敗了!
前段時間,有一張00后女生的簡歷上了熱搜,而且是被網友們嘲笑上熱搜的。
這是一位畢業于某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專生,簡歷上寫滿了字,看起來非常優秀。
但是最終HR卻選擇了211院校畢業的學生,而且簡歷也很一般,只有一張文憑!
這位大專女生很氣憤,把這件事情發到了網上,引起了網友的熱評。
說句實在話,只要你仔細看一下這個大專女生的簡歷,你會發現她所有的努力基本都是本科院校必做的事情。
比如說:英語四級、初級會計、計算機二級、普通話二甲。這些都是本專業學生必學的技能,是很基礎的。所以說,她的這些證書沒有任何含金量,英語四級是任何一個本科以上畢業生都能達到的,會計初級是一個不錯的高中生學幾個月就能輕松考過的,計算機二級也是大多數本科畢業生必須考過的。
而且,她簡歷里面寫的其它獎項,比如說:省級優秀畢業生、三好學生、勵志獎學金......這些只能證明她在她這所學校里是優秀的,但要是放到人才濟濟的211院校里,可能什么都不是!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面試的是會計專業,但是簡歷里都沒提到關于會計相關的事情,有的只是寫自己有多優秀。
這種情況下,HR肯定選擇211院校畢業的學生了。
以前我也覺得985,211畢業,和其他普通二本,三本畢業差距不大,當然,好的大學,也有少部分智商高,情商高的學生,一般的大學也有雙商都高的學生。
但是大部分能上985和211的學生,畢業多年后,或者大家也可以觀察,做事方式方法是會有差異的,可能大部分管理者更喜歡一本畢業的大學生,因為更加高效。簡歷一堆東西,沒啥亮點,或許在你的圈子,你很優秀,那么放在另一個圈子,未必。
而且他在規定時間內考出了211院校的分數,這個就是一種能力,工作中經常需要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你能做到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211院校學生的優秀,你不接觸是不會有認知的。
有人說,馬云不是才大專畢業嗎?
既不是985院校畢業,也不是211院校畢業畢業的馬云。因為他是在創業,他不是在求職,如果他拿著畢業證去求職的話,效果也不會好太多。要想拋開不入眼的畢業證對自己的影響,就只能去創業。
當然,馬云的思想、意識、口才, 任何一座985、 211院校,包括北大清華也培養不出來,這方面人家全靠的是自學。
公司選擇人才就是大海撈針,他會迅速通過一些基本硬件,進行篩選淘汰掉一部分。學歷至少表明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上有一定優勢。
用公司老板的話講,給差不多相同的錢,為啥不給高學歷,好學校的。并且這樣可以省掉很多招聘附屬費用,在好學校招人,簡歷80%以上可以入圍面試,如果都放開不限制,那么你得花大量時間去篩選、面試。
剛看了一電視劇 ,有句臺詞就是這樣說的:
“我們錄用名牌大學的學生,就是因為社會已經為我們篩選過一遍了,我們為什么要浪費時間去考查他是否有能力沒有”。
社會就這么殘酷啊!
所以說,這在步入職場初期會真實存在,也是很多企業無可厚非的選擇標準。但是人生是自己奮斗出來的。我從來不認為你在二十多歲時的選擇或者被選擇決定了你一生。關鍵看你是不是有一個腳踏實地的目標,并且為之而努力奮斗。讓陽光照進你的世界,幸??鞓凡攀钦_的人生。別怕現在身處地下室,也別低下頭矮別人一截,學歷在你以后慢慢人生路上,只是太微小的一部分。學習成長的機會無處不在,就看你是否愿意去成長、奮斗了!
當然,差異是永遠存在的,不可能人人都上名牌大學,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努力過好一生,做個善良的、自食其力的人就好了,我覺得沒有面試上的幾個孩子夠優秀了,只不過不符合用人單位的標準,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而已。
這就是心態的問題了!
很喜歡《殺鵪鶉的少女》中的一段話: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
什么時候出國讀書,什么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對象而談戀愛,什么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
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云千檣,你做出選擇的那一天,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少年們,人生中大的機遇跟轉折點真的屈指可數,現在可以以十倍的努力搏一個好起點未來,為什么要未來花百倍努力彌補呢?而且還要有機會,舞臺是你們的,但評委還不是你們,怎么能讓一個評委認定當年十倍努力都不付出的人,未來會百倍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