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困潦倒的他去找年羹堯要官做,年羹堯的反應卻讓他意外
找高級領導干部要官做,現代的官員經常這么干,想辦法討好領導,領導一高興,就飛黃騰達了。
年羹堯不用多做介紹了,康熙朝四川總督和陜甘總督,雍正朝撫遠大將軍,一等公,雍正皇帝最鐵桿的心腹,他妹妹年妃是雍正最寵愛的女人。
也許有朋友會說,年羹堯脾氣古怪暴戾,怎么可能隨便能讓一個窮人找他求官做?雖然年羹堯也賣過官帽子。
其實這個來找年羹堯的人并非和年羹堯八桿子打不著的外人,而是和年羹堯有極深的淵源,否則誰敢來送死。
這個人姓杜,浙江臺州人,他的父親杜老先生在年羹堯年少時,曾經做過年羹堯的老師。后來杜老先生死了,留下一個一洗如洗的家,還有一妻一子。杜某已經二十多歲了,卻天生癡笨,本來不是做官的材料,做人都沒整明白呢。可是他娘卻想到了已經發達的年羹堯,就讓傻兒子去西北找年大將軍要官做,然后發財。
于是,杜公子便稀里糊涂的上路了,一路向西。
等到西北邊城,杜公子本就沒帶多少的盤纏就快用光了,只剩下幾毛錢。沒辦法,杜公子只好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旅館住了下來。旅館老板是個有江湖閱歷的,見此人窮困潦倒,也沒把他當個人物看,隨便找間破爛屋子就讓杜公子住下了。杜公子安頓好了之后,就問店老板,向您打聽個事哈,撫遠大將軍一等公年羹堯的府邸在哪里,他要去找年羹堯。
店老板一聽這話,覺得此人話中有話,便打聽了個明白。等杜公子把自己家與年羹堯的淵源說出來后,讓店老板徹底驚呆了。店老板知道這個姓杜的早晚得發達,他不敢怠慢,立刻請杜公子搬到他店里最高檔的總統套房去住,裝飾極為豪華。
店老板像是逮到了一只會下金蛋的雞,每天像孫子一樣伺候著與他毫無瓜葛的杜某。店老板的算盤非常精明,杜公子早晚必發財,自己把他伺候好了,也能撈到不少銀子,還能攀上年大將軍這樣的高枝。
杜公子暫時解決了后顧之憂,便來找年大將軍。剛開始的時候,杜某被年大將軍的門人連續兩次拒絕,說年大將軍不想見你,有些灰心喪氣。而店老板則好言相勸杜某,說不要著急,你就在我這里住下,店錢以后再收。
杜某再帶著名刺去找年羹堯,結果還是被轟了回來。一而再,再而三,杜某連大將軍府的大門都進不去。來來回回一個多月,本來還有耐心的店老板再也沉不住氣了,暗罵自己押錯了寶。
正在店老板盤算如何對付杜某的時候,突然他的店里來到了幾位高級武官,店老板一看,都是穿三品武官官服的。為首的一個武官手上拿著一張名刺,說年大將軍要見臺州來的那個姓杜的,人呢。
店老板一聽,驚喜萬分,幸虧自己沒攆杜某,否則自己麻煩就大了。店老板立刻帶他們找到杜某,杜某同樣萬分高興,馬上就跟著武官去見年羹堯。
杜某滿心歡喜進了大將軍府,以為要升官發財了,卻被眼前的場景嚇呆了。原來,府里兩旁的路上都站滿了士兵,士兵各舉起刀槍,交叉起來,他的故人年羹堯則坐在最里邊等他。
杜某不知道年羹堯要干什么,心驚膽戰的在刀棚下走過去,哆哆嗦嗦地站在年羹堯面前,膝蓋一軟,跪了下去。垂著頭,大氣也不敢喘。
年羹堯看了杜老師的兒子,臉色非常難看,突然一拍桌子,大罵起杜某:我為杜老師的兒子必定是文曲星下凡,早就飛黃騰達了,現在竟然混到這個地步,你還有臉來找我?我老師的臉都被你敗家子給丟盡了!憑你笨頭笨腦的樣子,你還想當官?滾回去!
還沒等杜某辯解,年羹堯一令聲下,早有侍衛上前把杜某扭住,交給了本省的布政使,著人押回原籍。
杜某垂頭喪氣的跟著布政使的人來到了藩司衙門,沒想到布政使早就等到門前。杜某一到,藩臺大人立刻笑臉相迎,在府上大擺酒宴,為杜公子接風洗塵。杜某失落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可等他晚上回到旅館時,他被徹底震驚了。
原來,省里的按察使大人早就在旅館等候多時了。杜某一到,臬臺立刻在旅館里的豪華包間擺酒,給杜公子壓驚,旅店老板自然陪座。酒罷,臬臺拿出來一大筆銀子,送給杜公子,說是聊表心意。
看到白花花的銀子,杜某心花怒放,當官的心思也沒了。反正當官就是為了發財,現在直接發財,還當個什么鳥官呢。
藩臺和臬臺等杜某數完了銀子,便派了兩名心腹人護送杜公子回到臺州仙鄉。等到了家門口一看,自己的家早就被裝飾一新,全是豪華裝飾,杜某又看到臺州的知府大人正在忙前忙后指揮工匠蓋房子。
杜某問知府大人這是怎么一回事,知府大人笑成了一朵花,說年大將軍當時在接到公子第一次投遞名刺時,就派人千里迢迢的來到臺州,送來了一萬兩銀子,讓在下給杜公子建造一座豪宅。
杜公子喜笑顏開。
原來,年羹堯知道老師的這個兒子根本不是當官的材料,所以沒答應讓他做官。但老師的教育之情是一定要報答的,就送給杜某一大筆錢,也得對得起杜老師的在天之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