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jié)假期的進行,帶火的不僅僅是飲食,團員,更有電影行業(yè)的沖擊,這其中,賈玲和沈騰主演的《你好,李煥英》可以說是一匹黑馬,盡管兩大喜劇巨星的搭配就足以吸引到我們的眼球,
不過,歸根到底賈玲的這一歷史成績來源于什么?很簡單:
情感。
其實,很多人都是在看到影片最后的字幕時才意識到片中的母親并不是一個虛構(gòu)角色,原型就是賈玲的母親,名字就叫李煥英。她在48歲時意外去世,成為賈玲心中永遠的隱痛。“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個命題雖然簡單,卻能引起最廣泛觀眾的共鳴。而各位知道嗎,這個題材,我,包括有一些人在內(nèi),應(yīng)該不是第一次看到,早在當年的《歡樂喜劇人》中,賈玲就用這個喜劇的形式一舉拿下當場比賽第一名,
是的,就是上面這張圖的原版人馬,主演未曾變過。
”喜劇的本質(zhì)是悲劇“這句話一直是喜劇界的至理名言,而現(xiàn)在,賈玲的電影無疑是很好的印證,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正像我曾經(jīng)在小年寫下的文字: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老人們還能有多少個年可過呢?頂著一雙老花的眼睛卻還要為我們做飯,即使?jié)M嘴壞牙也要努力做出自己明明完全咬不動的飯菜和饃饃,即使無人陪自己說話依然笑容以待......
不要等到希望全部變成絕望,自己才去后悔去愧疚。“
《北京晚報》評《李煥英》為:”如果該片只有這些笑點,充其量只是在喜劇部分做得不錯而已,但《你好,李煥英》里還有動人的真情,成功做到讓人前半部分笑得前仰后合,后半部分哭得淚流滿面。它是一支唱給母親的情歌、一首寫給母親的贊美詩,感情濃烈到足以感動多數(shù)觀眾。“
當然,大年初四,《你好,李煥英》單日票房反超《唐探3》,更讓我們看見了他內(nèi)在的潛質(zhì),我們不妨分析一下,為什么大家看唐探3,無非是順著唐探2的一種心理,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這也就是為什么《唐探3》豆瓣8.5而《李煥英》9.3的原因之一;其次,賈玲對影片的真正付出,是別人難以比擬的:
這個影片,說白了其實是一個獻禮片,給誰?給自己的母親,給自己已經(jīng)過世的母親,所以,不難想象,賈玲是以一種什么心態(tài)去導演的,可以說,換做我們?nèi)魏我粋€人,都不敢有一絲的馬虎,對吧。
所以,以兒女的姿態(tài)拍攝,冠以愛的名義,賈玲,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