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前中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現狀及其教育對策
江蘇省淮安市淮海中學 石可偉
中學是中學生逐步形成初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目前情況下中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現狀令人堪憂,本文淺作分析,提出一些對策,僅供參考。
一、當前中學生思想品德現狀及特點
1、思想政治方面:根據調查表明,當代中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民族尊嚴感,絕大部分學生對祖國都抱著一種正確的情感和態度,能熱愛的祖國,關心國家的發展和前途,希望祖國繁榮昌盛。但是,我們也發現,能真正以“勤奮學習,為國成才”為學習目的的學生并不多,只想到自己將來要靠上大學,能有所作為,有自己美好的人生。
2、道德品質方面:當代中學生大都具有基本的文明修養,都能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以誠待人,愛護環境衛生,熱心公益、遵守紀律等。但是現實中,也有一部分學生在語言文明方面還做得不夠,舉手投足不夠文明雅觀,把所謂的“不拘小節”當成優點,時時處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懂謙讓。由于獨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和良好的家庭環境導致很多城鎮中學生勤儉精神不足,他們吃要好的,穿要名牌,整天零食不斷,花錢大手大腳,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在承擔責任、關心他人、勤儉節約、自我管理等方面明顯存在道德缺失的情況。
3、人生價值方面:當前中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總體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但我們也應發現認為應把金錢作為人生最重要目標的學生也占相當一部分,甚至為了個人的成功,很多學生對參加集體活動缺乏應有的熱情,有的同學不愿意擔任干部,團員不愿意參加組織生活,唯恐影響自己學業,更多主張在不損害公眾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個人利益。
4、心理品質方面:調查表明,當前中學生的心理活動總體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意志薄弱,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隨著學習競爭壓力的增加,有些中學生逐步產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無心上學、不思上進、自暴自棄,甚至還有離家出走的念頭。
二、當前中學生思想品德現狀形成因素
1、學校德育觀點僵化。當前學校德育理念僵化、德育方式落后嚴重脫離社會現實和學生實際,不能與時俱進,存在唯政治化傾向。首先,學校德育重一般要求,輕個別要求,重共性,輕個性。面對經濟社會生活“四個多樣化 ”的特點。其次,在現實的教育中,中學的德育存在著遠離社會現實的現象。另外、學校德育存在政治化的傾向。
2、思想政治課目標不當。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主要目的應該在于培養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為習慣和積極參與社會、勇于實踐的態度和能力。但實際上,學校的“應試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了考試機器,缺乏素質意識,忽視做人的道理和自我完善的高尚動機。為了應試,只重視智育而輕視德育、體育,思視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為了應試,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和獲得而輕視能力的轉化;為了應試,只重視尖子學生而傷害了大多數學生。這種教育模式培養下的受教育者,其主體性、個體性被抑制到了極點。
3、社會、家庭、學校配合不協調。由于家長缺乏應有的教育知識及社會青少年教育機構的不完善,使學校教育勢單力薄。教師表達的是學校的要求,家長傳授的是自己的經驗。而社會青少年機構的缺乏和不完善,特別是由于青少年特點的活動陣地相對缺乏,許多學生只有到成人歌舞廳、咖啡館、游戲室等營業性場所參加娛樂活動,不少人因此走上歧途。
4、社會大環境的不良影響。傳媒、輿論、網絡、書刊中的不良信息及社會上的金錢思想和腐敗現象的不良風氣都對中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學生們雖然身在校園,但是眼睛卻已經開始密切關注著社會,并自覺或不自覺地以社會為參照物來調整自己的品行。各種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如貪污受賄、賣淫嫖娼、拜金主義等,對青少年有極大的腐蝕性。一些影視作品、報刊中色情、打斗、兇殺與暴力場面充斥,使一些學生盲目模仿,危害極大,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三、促進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的對策
1、加大思想政治課改革力度。政治課教學要改變“重智輕德”傾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與時俱進,政治課教學應增加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新內容,密切聯系實際;遵循學生認知、品德形成和發展規律,從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身心特點出發安排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探索思想政治學科考核方法,不以一張試卷定成績。
2、加強學校德育實踐環節。中學德育的實踐活動要與實施《中學德育大綱》、《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相結合。要與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相結合。通過開展有組織的班、團、學生會活動,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的經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組織管理,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3、加強學校、社會、家庭的密切合作。學校應該主動與學生家長、社會相關方面進行協調,爭取各方面的配合,“三教”互為補充,形成教育合力。
4、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設并完善學校的心理健康及咨詢機構,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5、不斷繁榮青少年的課外文化生活。加強青少年課外文化陣地建設,不斷繁榮中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讓從小接受健康思想文化的熏陶。一是要通過豐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來吸引青少年學生,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們從小受到健康思想的熏陶。二是多為青少年提供符合年齡需求、心理需求的精神產品,通過舉辦各類優秀文化產品促銷活動,擴展文化領域的消費,優化青少年學生的消費結構。三是依托“青少年讀書俱樂部”,開展青少年讀書活動,豐富青少年學生的精神生活,積極營造讀書氛圍,不斷形成讀書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