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想做股權激勵,想融資,引進人才,拿出多少股權比較合理?
答:通常我們要留出10%—15%的股權做股權激勵,20%—30%給投資人,股民20%,如果公司不想上市,做個小而美的百年老店,又是另外一個邏輯,否則你就要在章程里面規定,像華為任正非占1%;還是任正非說了算。
從簡單的股權分配,透露背后的人性和底層邏輯?
問:我們這樣分配是否合理?我為什么不能這樣分配?股權分配有這么邏輯?
答:合作模式的頂層邏輯:
責任與權力對等
收益與風險對等
附:有些技術、資源、顧問、管理型人才說看好公司想一起進來玩,這個時候他跟你描繪藍圖,愿景,大家說世界上最真實的東西是什么?最真實的只有錢,什么愿景、使命。共產主義思想在錢面前都是假的。
你比如說你和一個懂技術的人合作,他說他的技術多么多么厲害,技術以技術入股不出錢,假如公司虧了,他可以跑,但是你作為創始人投資人你的損失無法彌補。所以你會發現,不投錢首先風險和收益是不對等的,不投錢是有退路的。
還有一些股東光說看好你企業的未來,不投一毛錢,你信嗎?沒
錢是借口,沒錢是對這件事不相信,你別看他嘴怎么說,看他拿不拿錢是真的,如果看好,抵押房子都愿意。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界定什么才是真正的合伙人?
1.只出錢不出力是投資人
2.只出力不出錢是經理人
3.又出錢又出力才是你的合伙人
不想出錢或者沒錢怎么辦?
1、工資減半、剩下的買股份
2、年終獎減半拿出來買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