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寒冷來的有些遲。溫病,該來的還是會來的。
清代葉天士《醫(yī)效秘傳》:“冬溫者,冬感溫氣而成,即時行之氣也。何者?冬令惡寒而反溫熱,人觸冒之,名曰冬溫。”……本病雖屬新感,但與正氣虛弱,腎經(jīng)不足有關(清代張路玉《傷寒緒論》)。亦有因冬令不能閉藏,其氣反泄于外者,則宜補藥中兼用解表藥(明代方廣《丹溪心法附余》)。
今年流感,很多人中招。
于是我看熱鬧,看醫(yī)療界的萬紫千紅的治法。
于是,衛(wèi)計委發(fā)布了18年流感的診療方案,我掃了一下,這回這些專家看來有點長進了,沒把喜炎平列進去。以前我看過衛(wèi)生部的手足口病的診療指南,看完我就覺得中國醫(yī)藥界是不可救藥了
——到目前為止,中藥注射劑注射使用,其危害和副作用不容低估,反而中藥注射劑霧化和/或灌腸這兩種正確的使用方式卻沒有“指南”了,內(nèi)陸醫(yī)藥界就是這樣神奇,這樣侮辱中藥!
今年,衛(wèi)計委的流感診療方案把連花清瘟膠囊列為推薦用藥。其成份為:
連翹、金銀花、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
從組方看,“連花清瘟”來源于三個古代著名方劑——
1、漢代張仲景的“麻杏石甘湯”,麻黃、杏仁、石膏、甘草;
2、清代吳鞠通的“銀翹散”,金銀花、連翹、薄荷、甘草……“連花清瘟”的“連花”就是連翹、金銀花;
3、金代劉完素的“防風通圣散”,麻黃、石膏、甘草、連翹、薄荷、大黃……
用這個藥需要看一下舌脈,舌質(zhì)偏紅,舌苔偏黃膩,脈有力而快。
一般來說,冬溫之后,一場大規(guī)模的風溫(春季)可能會來……
對于大多數(shù)病毒性疾病,只有中醫(yī)能幫助你,為了你的孩子,學點中醫(yī)吧!
附1:連花清瘟膠囊
【處方】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甘草、連翹、金銀花、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癥見:發(fā)熱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干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
【注意事項】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風寒感冒者不適用。
附2:麻杏石甘湯是治療小兒肺炎常用的方子,麻杏石甘方還有類似的中成藥。
1、小兒咳喘靈口服液
【加減】加金銀花、瓜蔞、板藍根。
【功能】清熱宣肺、止咳祛痰。
【比較】與原方比,其疏風清熱功效較強,故常用于風熱型感冒引起的咳嗽。
2、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
【加減】加金銀花、知母、黃芩、魚腥草。
【功能】祛痰止咳、退熱消炎。
【比較】合方后有更好的清熱作用。
3、小兒定喘口服液
【加減】合三子養(yǎng)親湯,加紫蘇子、萊菔子、葶藶子。
【比較】更好的平喘化痰作用,用于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輕癥,肺熱咳喘者。
4、小兒清熱止咳顆粒
【加減】加黃芩、板藍根、北豆根。
【功能】清熱、宣肺、平喘、利咽。用于發(fā)熱惡寒、咳嗽痰黃、氣促喘息、口干音啞、咽喉腫痛。
5、兒童清肺口服液
【加減】加黃芩、半夏、瓜蔞皮、桑白皮、板藍根、浙貝。
【功能】宣肺止咳,化痰作用更強。
6、連花清瘟膠囊
【加減】加連翹、金銀花、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
【功能】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