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公用經費是學校教育事業費的組成部分,為了滿足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進行以及整個學校的正常運轉而消耗的費用,其管理的好壞對學校產生重要影響。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學校仍然存在違規收費、亂發獎金補助等問題,應引起重視。
一、中小學校公用經費管理使用存在問題
一是巧立名目違規收費。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用經費的來源是財政預算安排,一般不存在違規收費現象。由于高中教育階段未納入義務教育范疇,部分高中學校為了解決公用經費不足的問題,通常違反規定擅自設立名目向學生收取有關費用,比如,一些學校以“教育捐資助學”的名義向學生收取借讀費,侵犯了學生的利益,加重學生的負擔。
二是教育支出增幅低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每年各級教育支出的增長比例要高于本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基層財政部門沒有按照規定來安排本級教育支出,達不到本級教育支出法定增長要求,教育投入明顯不足。
三是未按規定范圍列支公用經費。學校公用經費的列支范圍主要包括教學業務與管理、教師培訓水電、取暖、交通差旅、郵電、儀器設備及圖書資料等購置以及房屋、建筑物、儀器設備的日常維修維護等,不得用于人員經費、基本建設投資、償還債務等方面。審計中發現,有一些學校未按規定列支公用經費,占用學校公用經費發放臨時代課教師工資和獎金補貼,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活動和行政管理。
四是私設賬外資金。雖然國家規定明令禁止各單位私設賬外資金,但部分學校仍然違反規定將一些資金在賬外核算。比如,有部分學校的內部食堂收支情況、軍訓費及校服費收支情況均在賬外核算,未納入學校賬面核算管理,不能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學校財務收支情況。
五是部分支出未進行審批和政府采購。一些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高中階段學校領導財經意識薄弱,財務人員把關不嚴格,一些支出手續不完善,程序不合規。比如,在列支學校零星維修工程費用、購買大宗辦公用紙張、支付印刷廠印刷試卷款以及工程設計服務費用時,均沒有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報批,也沒有履行政府采購程序。
六是三公經費支出超預算。在年初,各級財政部門批復了教育部門的預算,其中包括相關學校三公經費的預算。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個別學校沒有按照批復的預算列支費用,也未履行預算調整程序,造成公用接待、公務用車費用超過預算,影響了預算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七是公用經費支出結構不合理。審計發現,部分學校的辦公費、設備設施購置費等所占比例過高,與教育教學直接相關的支出比例較低。另外,在學校教育事業費中,人員經費與公用經費的比例不合理,存在將公用經費挪用作人員經費的情形。
二、加強中小學校公用經費管理的建議
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基層財政部門要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大對本級教育的財政資金投入金額,及時、足額地安排教育支出預算,確保教育支出達到法定增幅,從根源上防止學校亂收費現象,促使學校各項教學工作和行政管理的正常運轉。
二是加強學校內部管理。學校主要負責人要增強財經管理意識,財務人員要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學校要建立和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進一步加強學校內部的管理,實行財務公開、民主理財,增強學校財務工作的透明度,定期公布公用經費的使用情況,接受教職工的監督;完善支出審批等手續,規范支出的內容、標準和范圍,科學確定公用經費支出結構,嚴格規范各種支出行為,確保各項支出的真實和完整。
三是強化外部監督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財政和審計部門要各司其職,履行相應的監督管理職能,每年定期對學校進行監管。教育主管部門要建立考核機制,將公用經費納入考核范疇,作為學校評優、評先的標準;財政部門要強化對公用經費支出的績效分析,將分析結果與下年預算安排進行掛鉤;審計部門年初要安排學校公用經費的項目計劃,對支出的真實性、合規合法性等進行專項審計,針對發現問題提出審計建議,促使學校公用經費發揮應有的作用。
來源:江蘇省審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