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參與人體新陳代謝,也有很重要的排毒解毒作用。
肝臟,被稱為“啞巴器官”,受損后,會自我進行修復。但,肝受損到一定程度,身體出現明顯不適,說明肝病已經很嚴重了。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言:心開竅于舌、脾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肝開竅于目、腎開竅于耳。
意思就是說,五官的變化可以反映人體內五臟的健康情況。
肝對目:將軍之官——肝臟
肝開竅于目——我們的眼睛是通過肝血的滋養,和肝氣的疏泄維持健康。
眼睛干澀:是肝血不足,不能運送營養,滋養眼睛,導致干澀,灼痛,眼睛酸痛等癥狀。
眼睛流淚:也就我們說的迎風淚,是肝臟的收斂功能下降導致的。
眼睛有紅血絲:是肝火過旺,肝陽上亢,并且伴有視力模糊,脾氣暴躁,愛生氣等癥狀。
眼睛發黃:是肝臟實質性病變的重要依據,可能患有肝炎等問題。
黑眼圈:熊貓眼,除了熬夜外,要注意肝功能減退,不能更好的代謝色素,導致黑眼圈,色斑沉淀等。
中醫認為,綠、紅、黃、白、黑分別對應了五臟的肝、心、脾、肺、腎,也就是說這五色分別可以養護這五臟。
并且“藥補不如食補”,選擇正確的食補方式可以幫助我們養護身體的各個器官,還不用擔心副作用。
紅滋心,青養肝,黃益脾,白潤肺,黑補腎,補好五色,一年更健康:
西蘭花的維C含量極高,是西紅柿的5—6倍,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還含有蘿卜硫素,能夠護肝,可以提高肝功能,加速體內累積的毒素排出。
并且西蘭花中豐富的維生素,能增強皮膚的抗損傷能力、有助于保持皮膚彈性。
萵筍口感清脆,平時炒菜的時候可以常常食用。
之所以能夠到達護肝的功效是因為其中含有豐富的鈣元素以及維生素c,可以促進消化,增加肝病患者的食欲,同時還能促進鐵質的吸收。
養好肝,防肝病,常喝三茶:
喝水時,放些護肝、排毒的小植物,有助于養肝,防肝病。
還可促進體內水分補充,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減少肝臟解毒負擔。
蒲谷丁,是藥食兩用小植物,隨處可見,其根莖,藥用價值高,尤其是保護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中醫認為,蒲谷丁入肝經,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與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谷丁根含有的甾醇類物質,能夠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還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增強肝臟的再生能力。
因此,經常用其泡水喝,對于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將金銀花、桂花、菊花、奶汁草,四者搭配在一起,制成茶包,每天熱水沖泡即可。
金銀花,疏熱散邪、清解血毒,經常和菊花搭配使用。
菊花,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清熱解毒,臨床上常與奶汁草配合使用。
奶汁草,不僅可肝毒,還善清肝熱,即可清肝又可疏肝。
桂花,性質溫和,味道清香,不僅起到中和寒性之效,還可以改善口氣,促排毒。
四者搭配在一起,能快速降肝火,很好的保護肝臟健康。
將月季、桂圓 二者搭配在一起,制成代茶飲,每天熱水沖泡即可。
月季,性溫,入肝經,有“花中皇后”之稱,有活血調氣、消腫解毒的作用。
桂圓,性溫、平,富含葡萄糖、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有煙酸、維生素K,有益氣血、補肝脾、治思慮傷脾、頭昏、失眠等癥。
二者搭配在一起,有補肝益氣的作用。
養好肝,防肝病,做好3個字
1、戒油膩
油脂和脂肪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但攝入過量就會增加肝臟負擔,誘發脂肪肝。
所以,飲食上,控制食用油的攝入,建議成年人每天油脂的攝入量不超過25g。
同時,多吃些新鮮蔬果,補充身體需要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為肝臟提供營養需要。
切記,烹飪過程中,要少油、少鹽、少糖,以清淡為主。
2、戒生氣
生氣乃萬病之源。
而肝主疏泄,壞情緒會影響肝臟的血液供應,促使肝細胞因缺血而死亡。
學會自我調節情緒,任何事情沒有過不去的,只要想得開,就利于身體健康,不愛生病。
肝臟,是多種營養素分解、代謝的場所,同樣,肝臟也需要營養素來維持其功能,適量補充些維生素、礦物質等,有利于肝功能維護。
1、補充維生素A
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有保護肝臟,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作用;還可促使正常組織功能恢復,降低化療病人的癌癥復發率。
建議,男性每天攝入量為800微克,女性為750微克,不要超過3000微克。
2、補充維生素B族
維生素B族,是一組水溶性維生素的統稱,相當于體內的“油庫”。
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于加速物質代謝,讓其轉化為能量,給肝臟“加油”;還可促進肝功能修復,防止肝脂肪病變,預防脂肪肝;同時,還能增強肝臟對酒精的耐受性,從而保護肝臟。
建議,每天補充維生素B族,因為它在體內滯留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
患有肝病的人,每天的攝入量建議在10-30毫克,最高不超過30毫克。
運動,有助于強健肝臟,促進肝臟健康,也有助于排毒。
而經常久坐,會導致身體肥胖,引起高血脂等疾病,高血脂就會引發脂肪肝,還會帶來危險的心腦血管疾病。
多運動,不僅利于促進血液循環,排出毒素,還能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建議,每周運動3-5次,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
本文圖片全部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