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文/ 大圣
書接上回。(《美人心計》)
衛子夫入宮遇冷,但她毫不氣餒,略施小計,與漢武帝劉徹重新擦出了愛情的火花,特別是懷上龍種之后,日漸受寵。
雖然最后生出來的是個女孩,但皇后陳阿嬌還是感到了巨大的危機。
那個小妖精已經把皇上徹底迷惑住了,“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天天跟衛子夫泡在一起。
皇后的椒房殿已難得再來一次,來了也很少過夜,偶爾留宿,阿嬌想那啥一下,劉徹總是推三阻四:“今天感覺有點累,等下還要開個會,晚上加班批奏折,別等我了你先睡。”各種借口。
事情就是這么個事情,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劉徹移情別戀,另有新歡,身為皇后,自己偏偏又不會生育,連宮里太監都看得出來,衛子夫的風頭一日盛過一日,阿嬌的地位已岌岌可危。
怎么辦?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這種事不存在什么和平共處,二女相爭,必有一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必須全力以赴。
那么,正室怎樣才能打敗小三?如何挽回出軌老公的心?阿嬌夜不能寐,苦思冥想,一套完整的行動計劃逐漸在腦海形成。
此時,未央宮上空陰云密布,雷聲滾滾,一場宮斗大戲的序幕在我們面前徐徐拉開。
有些女人吶,發現老公出軌,一哭二鬧三上吊,這是沒用的我跟你講,只會把自己的男人推向情敵,加速婚姻的解體。
阿嬌出身侯門,是見過大世面的,按理說不該那么蠢,但是,遇到感情問題,所有女人都一樣,智商迅速下降為零。《史記》記載:“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爭風吃醋不說,還幾次尋死覓活,劉徹更生氣了。
可阿嬌堅信,自己比衛子夫更有競爭力,畢竟跟皇上是姑表親,打斷骨頭連著筋,阿嬌的母親是劉徹的姑姑,阿嬌是劉徹的表姐,兩人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金屋藏嬌”的典故世人皆知,有深厚的感情基礎。
更重要的是,阿嬌一家,特別是劉徹的丈母娘劉嫖,當年為劉徹爭奪太子之位立過汗馬功勞。也就是說,阿嬌不僅是劉徹生活中的好伴侶,更是事業上的好幫手,又漂亮,又能干,除了不會生育,你說,到底哪點兒不如那個狐貍精了?
為了挽救瀕臨死亡的婚姻,阿嬌冷靜下來之后,開始實施預定的行動計劃,第一步叫做“重溫舊夢”。
夏日的夜晚,新月如鉤,繁星點點。陣陣涼風吹散了白天的余熱,在水面上蕩起串串漣漪。
椒房殿外的花園里,花紅柳綠,暗香襲人。四周一片寂靜,只有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阿嬌依偎在劉徹身旁,仰望深邃的夜空,柔聲細語:“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嗎?在回城之前的那個晚上,你和我來到小河旁......”
阿嬌的回憶喚醒了劉徹心底的那份柔情:“怎么會不記得呢,那天,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小橋的旁邊有一條彎彎的小船,彎彎的小船悠悠,是我童年的阿嬌,阿嬌搖著船,唱著那古老的歌謠......”
阿嬌滿臉幸福,拱在劉徹懷里說:“后來呢,后面的事情你還記得嗎?”
劉徹興奮地說:“當然記得啦!你唱得正起勁兒,岸邊有個漁夫喊:別特么唱了,難聽死了,把老子的魚都嚇跑了!哈哈哈哈哈哈!”
一陣杠鈴般的笑聲在夜空回蕩,阿嬌滿臉羞紅,嬌嗔道:“人家說的是后面,后來我們在船上,又做了什么?”
劉徹摸摸腦袋,一臉懵逼:“后來?后來咱們就回家了呀......哎呀,對了,晚上還有幾份奏折要看,明早會上要討論的,內什么,我先回去了,你也早點休息吧,別送了,晚安。”
劉徹匆忙離去,阿嬌心里清楚,十有八九是去找衛子夫了。
夜已深,一陣風刮過來,竟透著一絲寒意,阿嬌輕輕嘆了口氣,拖著長長的背影,回到空蕩蕩的大殿。
那天在船上,是阿嬌跟劉徹的第一次。
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已經忘了。
男人如果不念舊情,那多半是女人在背后搞鬼。阿嬌決定,改變策略,從衛子夫下手。
直接動是不敢的,人家現在是皇上的心肝小寶貝,誰敢動她?婚姻保衛戰計劃的第二步叫“敲山震虎”,準備收拾衛子夫同母異父的弟弟衛青。
衛子夫的母親原先在平陽公主家做女傭,生下一男三女,長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衛子夫是家中最小的一個。
衛子夫的父親死后,母親與公主府中一個叫鄭季的保安好上了,又生下三個兒子,因為是未婚生子,所以都隨了衛姓,其中之一就是衛青。
當時,衛青在長安城外的建章宮建設工地上做監理,阿嬌派人過去,以工程質量不達標為由,把衛青抓了起來,準備殺掉,想以此震懾衛子夫。
沒想到,衛青在部隊上有個鐵哥們兒叫公孫敖,帶人冒死相救,并把消息傳到了宮里。
衛子夫一聽不愿意了,在劉徹面前又哭又鬧。
為了安撫衛子夫,漢武帝破格提拔衛青為建章宮建設總指揮,外加從一品侍中,全面負責工程建設。順便把衛子夫的大哥衛長君也一并封為侍中,還額外給了衛家不少錢。《史記》上說:“賞賜數日間累千金。”
衛氏家族因禍得福,阿嬌的計劃再次落空。
這件事之后,阿嬌越發受到冷落,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每況愈下。
公元前130年,阿嬌走投無路,鋌而走險,開始實施行動計劃的第三步,也是最厲害的終極大招:“媚道巫術”,準備借助超自然力量,挽救愛情。
她不知從哪兒請來了一位叫楚服的女巫,在后宮大搞歪門邪道。
史料記載,“女巫楚服,自言有術能令上意回,晝夜祭祀,合藥服之。”每天晝夜施展法術,再輔助某種藥物,試圖讓劉徹回心轉意,重新愛上自己。
與此同時,還用扎小人等邪術,惡毒詛咒衛子夫不得好死。
更離譜的是,在這期間,阿嬌鬼迷心竅,竟與這位女巫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據《漢武故事》記載:“巫著男子衣冠幀帶,素與皇后寢居,相愛若夫婦。”
兩個女人,天天泡在一起,搞什么飛機?成何體統?后宮上下,許多人看不慣,在背地里議論紛紛。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消息最后傳到了劉徹耳朵里,漢武帝勃然大怒,責令徹底清查。
有關部門接到指示后,迅速成立了“未央宮巫蠱事件”專案組,辦案人員趕赴現場,展開細致摸底排查。
經查,女巫楚服等人受皇后陳阿嬌委托,在后宮施巫蠱之邪術,建立祠堂祭祀詛咒,祝告鬼神,禍害他人,屬大逆無道之罪,已對相關犯罪嫌疑人依法控制。
在大量的證據面前,阿嬌對勾結女巫在宮中進行“巫蠱祠祭祝詛”等活動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御史臺報請漢武帝親自核準,判決如下:“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后,大逆無道,相連及誅者三百余人,楚服梟首于市。”
殺了女巫楚服,對幕后主謀陳阿嬌又該如何處置呢?
雖然阿嬌是主犯,是始作俑者,但畢竟是大漢皇后,法律面前從來就不是人人平等,有些面子還是要給的。
經過反復權衡,慎重考慮,最后,朝廷對阿嬌的處理意見是這樣的:“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簡單說就是,廢掉皇后之位,打入冷宮。
阿嬌被廢半年后,衛子夫再次懷孕,并在公元前128年春,為已年近30的漢武帝生下了第一個兒子。
中年得子,劉徹欣喜若狂,當場宣布,冊立衛子夫為皇后,并大赦天下,全國范圍內,除個別罪大惡極的重刑犯,既往不咎,統統釋放。
喜訊傳來,廣大服刑人員歡欣鼓舞,拍手稱快,紛紛表示,謝主隆恩,感謝朝廷的好政策給了自己重新做人的機會,一定不辜負領導的信任,為大漢王朝的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空閑了一年多的椒房殿又迎來了新主人,而立皇后便大赦天下的做法,也從衛子夫開始,成為歷代皇室慣例。
從來只見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這十幾年來,衛子夫先后為漢武帝生下三女一男,在宮中“尊寵日隆”。
而長門宮的前任皇后陳阿嬌,卻孤苦伶仃,度日如年,在深夜無盡等候,獨自淚流,獨自忍受。
貼身宮女實在看不下去了,勸阿嬌:“夜深了你還不想睡,你還在想著他嗎?你這樣癡情到底累不累?明知他不會回來安慰。”
阿嬌說:“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忘不了他。”
宮女一撇嘴:“喔,算了吧,就這樣忘了吧,該放就放,再想也沒有用,傻傻等待,他也不會回來,你總該為自己想想未來。”
阿嬌不是沒想過,她幾乎每天都在想,用什么辦法扭轉局面,擺脫困境?如何才能重新回到皇帝身邊?
她一直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終于來了。
當時,有一位享譽文壇的大家,名叫司馬相如,文采飛揚,深受漢武帝賞識。
阿嬌派人帶了一百斤黃金,找到司馬相如,讓他幫自己寫一篇賦,向皇帝表達自己深居長門的閨怨,訴說對劉徹的無盡思念。
漢武帝廢后,朝野內外傳得沸沸揚揚,司馬相如本不想摻和這種事,但看在錢的面子上,畢竟這可能是有史以來作家的最高稿酬了,便答應了下來,閉門謝客,專心創作。
幾天后,千古名篇《長門賦》橫空出世:
《長門賦》開文學史上駢體宮怨題材之先河,為漢賦代表作之一,洋洋灑灑,字字珠璣,辭藻華麗,感人肺腑。
據說,漢武帝看罷,很受觸動,想起過去與阿嬌一起生活時那些難忘的日子,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立刻驅車前往長門宮,探望了阿嬌。
情人見面,分外眼紅,阿嬌百感交集,免不了一場痛哭,肝腸寸斷。
漢武帝好言撫慰,當場指示有關部門,阿嬌皇后之位雖廢,但在生活上仍享受皇后待遇,不得慢待。
阿嬌看到了一絲希望,但后來,終于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事,一旦錯過就不再,阿嬌最終也沒能返回未央宮,幾年后,終老于長門。
宋代辛棄疾有詞曰: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此時的衛子夫,貴為皇后,獨霸后宮,春風得意,如日中天,終以一己之力,帶動了整個衛氏家族的飛黃騰達。
男丁全部被朝廷委以重任,弟弟衛青做到了太中大夫的位置,之后不久,投身軍旅,拜為大將軍,率部揮師北上,七征匈奴,在祁連山脈建立了流芳百世的不朽功勛。
女眷則紛紛嫁入豪門,比如大姐衛君孺嫁給了太仆公孫賀,二姐衛少兒最終嫁給了太子詹士陳掌。衛氏一門五人封侯 ,姐姐做皇后,弟弟娶公主,就連私生子和前男友都被授予了高官厚祿。
衛家地位持續提高,規模不斷壯大,逐漸成為大漢王朝最有權勢的外戚家族。
出身低賤而發跡至此,最初全賴衛子夫一人之功。民間有《天下為衛子夫歌》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但是,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盛極而衰是歷史的必然。
隨著時間的推移,衛子夫年長色衰,漢武帝對她的寵愛也開始被新的女人所替代,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趙婕妤等輪番登場,各領風騷好幾年。
但此時的衛子夫,早已過了與那些小妖精們爭風吃醋的年齡,寵辱不驚,以平和的心態主持后宮日常工作,幫忙不添亂,一心做好漢武帝的賢內助。
《資治通鑒》上說:“上每行幸,常以后事付太子,宮內付皇后;有所平決,還,白其最,上亦無異,有時不省也。”意思是,漢武帝每次出差,都把身后事托付給太子,宮里的事則交給皇后打理,衛子夫每次都做的很好,劉徹回來連匯報都不聽,對衛子夫的辦事能力非常信任。
當然,衛子夫皇后地位無可動搖,不僅因為她的個人能力和品行,更由于整個家族日益壯大的權勢與赫赫戰功。
特別是自己的外甥,大漢朝后起之秀,少年將軍霍去病,其難以置信的人生經歷,簡直就是一部不朽的傳奇。
由于篇幅所限,,好吧,由于我馬上要去喝酒,時間來不及了,霍去病的故事,我們下期再講。
就這樣。
- End -
│編 輯:小 麗
│圖 片:喵十八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