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yè)農村部組織起草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征求意見稿)》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在這個目錄中并沒有包含狗,于是在網(wǎng)絡上掀起了關于狗肉禁食的話題,并被網(wǎng)友們廣泛議論。
那么這個目錄是關于狗肉可能被禁食的嗎?
并不是。該目錄的作用并不是規(guī)定什么動物能吃,什么動物不能吃,所以現(xiàn)在還是不要過分地解讀這個目錄。
在網(wǎng)上,對于這個話題形成了鮮明的兩方。一方認為,狗作為人類的忠實伙伴,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畜禽特化為伴侶動物了,而且現(xiàn)在世界上的一些國家也有關于禁食狗肉的相關規(guī)定,出于人類的感情,不應該再食用狗肉了。另一方認為,食用狗肉自古就有,《禮記》、《周禮》、《史記》中均有記載古代人民食用狗肉的傳統(tǒng),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狗肉還作為一種良藥,人們已經(jīng)吃了幾千年了,為什么說被禁就被禁了呢。
本文并不想討論這兩方觀點,這是因為兩方的看法都是有道理的,有依據(jù)的,無論從哪方面入手,都必定會得罪另一方。所以,不如借這個話題來聊一聊狗是如何成為人類的最忠實的伙伴的?
眾所周知,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在眾多的已被馴化的動物中,狗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這最早可以追溯到三萬年以前,最遲也得是1.8萬年以前,在人類祖先還沒有進入到農耕文明之前,狗作為人類的忠實伙伴就一直陪伴在人類的身邊了。
那么最初人類的祖先是怎么與狼“認識”的呢?
大部分人的看法是,馴化可能先從狼崽開始。我們知道,即便是現(xiàn)在家養(yǎng)的寵物狗,一旦在一個地方長大,它就只認那個主人,如果再給它換一個地方,狗不容易適應新的地方,也不會適應新的主人,但是如果是一只小狗,從小養(yǎng)到大,那么這只狗自然而然的就只認這一個主人了。所以,最初的馴化,大概率是先從狼崽開始的。
打小就在人類聚集地生活,長大之后也會很自然地對人類很親昵,并把人類的族群當作是自己的族群,與人類祖先一同合作打獵,慢慢的,狼就被馴化成了狗。
最后還是要重點說上一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征求意見稿)》這個目錄并不是用來規(guī)定什么動物不能吃,什么動物可以吃的,所以大家就不要再過分的解讀這個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