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與公虎在陸地動物戰(zhàn)力排行榜上,能排第幾?能不能進前十?
喜歡在休閑時刻(吃飯、聊天、打牌)看動物世界的童鞋們不在少數(shù),而我曾經(jīng)就是如此。對于動物世界中出現(xiàn)過的動物,比如非洲獅、東北虎、美洲豹、北極熊、科莫多巨蜥、棕熊、美洲獅、花豹、獵豹、河馬、大象、犀牛等等,這些都是陸地上戰(zhàn)力頂尖的動物,如果對比海里的生物,在體型上那真的是沒法比,畢竟一頭藍鯨就夠大的了,但是讓它上陸地上來試試,實力瞬間氣化。莫說海洋動物無法與陸地動物比較,說實在的,就是陸地上的動物,也不容易很嚴(yán)格的能把戰(zhàn)力弄出個排行榜來,因為它們生活的地方不重疊,也沒有交戰(zhàn)過,有在森林里是王者的,有在草原上是王者的,有在極地是王者的,這咋比較,只能給出一個大概的排行榜,供大家討論。
論體型,那大象是當(dāng)之無愧的王,以非洲象為例,大部分非洲象的體重在6噸以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大個體雄象體重達到了13.5噸,簡直是陸地上的巨無霸,象雖然是素食,但發(fā)起怒來,可是威震草原的,沒有動物敢對它挑釁。
沒有動物敢對它挑釁?
有的童鞋就說了,大象再大也應(yīng)該怕毒啊,毒蛇它怕不怕?這里我要說,雖然可以在網(wǎng)上查到有毒蛇咬到大象并在三小時后致死的案例,但真實性有待考證。首先大象的表皮層很厚,雖不及犀牛,但平均的表皮層厚度也在2-3cm左右,毒蛇的毒牙是中空彎曲的,它連表皮層都咬不動,何談注射毒液?不過,大象的皮膚褶皺區(qū)域很薄皮膚很嫩,如果毒蛇會挑地方的話,那就說不定了,這也得看毒蛇的毒性,畢竟大象體型在這,毒性不夠還是不會致死。總之,我對毒蛇能夠在自然條件下殺死大象存疑。
大象靠無與倫比的防御以及在發(fā)怒情況下的戰(zhàn)斗力奪得榜首,應(yīng)該沒人會有異議吧,接下來就是第二的位置,這比較難辦。如果還是按照大象這種排名方式,犀牛應(yīng)該排第二,因為它的體重也有兩三噸之巨,也算是陸地上的巨無霸,但是呢,犀牛也怕斑鬣狗,斑鬣狗擅長掏肛,而犀牛肛門位置是它的薄弱點,所以斑鬣狗群可以殺死犀牛,但斑鬣狗群不敢對成年雄象輕舉妄動。這個排行榜是按照單挑戰(zhàn)力來排的,所以打定這個想法的話,那么犀牛排第二沒問題。
接下來就是第三第四的位置,河馬也是個大家伙,它雖然矮,不及象的一半高,但是它像大象與犀牛那樣,也皮糙肉厚,特別是脂肪層很厚,河馬體重在3噸左右,在體重方面與犀牛差不多,都是陸地上的“大坦克”,河馬也是會發(fā)怒的,發(fā)怒起來,論單挑戰(zhàn)力,排第三沒問題。
大象、犀牛、河馬以體型與防御能力奪得前三位置,如果有疑問,可以評論區(qū)發(fā)表看法哈。
接下來的這些陸地動物,在體重上就直接下降一個臺階了。北極熊,雄性北極熊體重在400-500公斤這個范圍內(nèi),最大個體可以達到800公斤,北極熊耐力強,可以在海里游97公里遠,奔跑速度快,奔跑最快時速60km/h,北極熊力量很大,巨大的熊掌拍擊能力很強。不過在這里我想把棕熊與東北虎都拿出來說道說道,因為它們幾個有所交集,主要是這樣的:棕熊與東北虎生存區(qū)域有重疊,棕熊能北上,所以又會遭遇到北極熊。它們?nèi)齻€的實力,從查閱已有的文獻資料來看,北極熊可以排首位,至于棕熊與東北虎,它們之間的戰(zhàn)斗很少,而且沒有雄東北虎與雄棕熊爭斗的記錄,有的只是不公平的爭斗,算不得數(shù),因此姑且認為棕熊與東北虎實力平級。
所以陸地動物戰(zhàn)力排行榜前五分別是:大象、犀牛、河馬、北極熊、(東北虎、非洲獅、棕熊)。
為什么第五位有三種動物,這是因為它們的實力現(xiàn)在還不好劃分,沒有可供比對的爭斗記錄,如果只從硬件上來看,不考慮天性與捕獵技巧的話,那么排名就有失偏頗了。
至于前十名的后五位,第六位當(dāng)之無愧科莫多巨蜥與美洲豹了,之后的話,花豹、獵豹、美洲獅、北美灰狼、斑鬣狗(排名不分先后)看中哪個就填到七八九十位置上就行了。